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鯉魚在流水或靜水中都能自然產卵繁殖,但人工繁殖可以獲得更好的產卵、孵化效果。
一、親魚培育
(一)性成熟和性周期
長江流域的雌鯉一般2齡,雄鯉1齡以上達性成熟。一般3-5月為其性腺成熟和產卵的時期。產卵后的第Ⅵ期卵巢到7月份吸收退化到第Ⅱ期,此后逐漸發育到11月份進入第Ⅳ期,并以此期越冬,第二年3-4月份,遇到適宜的環境條件,卵巢即迅速成熟很快由第Ⅳ期發展到第Ⅴ期。性成熟的雄鯉繁殖后精巢退化到第Ⅲ期,8-9月進入第Ⅳ期,12月進入第Ⅴ期,并以此期越冬。產卵季節在南北各地有所不同,南方地區產卵盛期為2-3月;長江流域為3-4月;黃河流域為4~5月;東北地區為5-6月。產卵期一般可持續2個月左右。
(二)雌雄鑒別
1、雌鯉。體形:背高、體寬、頭小;胸腹鰭:光滑,沒有或很少追星;腹部:成熟時膨大松軟,外觀飽滿;生殖孔:較大,略紅腫,凸出。
2、雄鯉。體形:體狹長,頭較大;胸腹鰭:生殖季節胸、腹鰭及鰓蓋有追星;腹部:狹小而略硬,成熟時輕亞后腹部有精液流出;生殖孔:較小,略向內凹。
(三)親魚的選擇和飼養
雌鯉魚應選擇2齡以上、體重1公斤以上,雄鯉魚略小體重為0.5公斤左右。選擇的親魚應體高、背厚,身體健康、強壯,體形好,活動力強而無傷。來源以池塘飼養的為好。
親魚池面積一般為1-3畝,水深1.5米左右,每年要清塘一次。親魚的放養密度一般100-150公斤/畝,也可以混養少數鰱、鳙魚,以控制浮游生物的過量繁殖。在越冬后產卵前雌雄親鯉必須分開飼養,以免溫度突然升高時鯉魚自然繁殖而零星產卵,平時則可以雌雄分養或混養一塘。鯉魚為雜食性,食量較大,飼養期間應給予足夠的食物,同時也可適當施肥使水質肥沃,天然餌料充足。注意產卵前10-15天用優質飼料進行強化培育,以利于性腺的發育。
二、自然產卵受精
(一)產卵、孵化池的選擇。
產卵池以0.5-1畝較好,水深1-1.5米。應選避風、向陽、淤泥少,注排水方便,環境安靜的池塘。放魚前7-10天用生石灰等清塘,注水時嚴密過濾,水質清新,含氧量高。
一般是用魚苗飼養池兼作孵化池,魚苗在其中孵出后,就地進行飼養。要求池塘面積1-2畝,水深0.7-1米,放魚前要清塘。
(二)魚巢的制作和設置。
鯉魚是產粘性卵,需要有附著物,以便受精卵粘附在上面發育。通常將人工設置的供卵附著物稱為魚巢。扎制魚巢的天然材料,只要質地柔軟,纖細須多,在水中易散開不易腐爛的均可應用。生產上常用水草(聚草、金魚藻等)、楊柳根須、棕櫚皮、蕨類植物等,現在又發展了人造纖維制作的魚巢,更加經久耐用。魚巢材料經消毒處理后,扎制成束,大小合適,不疏不密,然后將其綁在細竹竿或樹條上。常見的設置方式有懸吊式和平列式。一般魚巢布置在離岸邊1米左右的淺水處,將竹竿沉入水下10-15厘米,使魚巢呈漂浮狀態。管理時根據著卵情況注意魚巢的及時換取。
(三)配組產卵。
鯉魚在一般江湖、池塘中均能自然產卵,當春季水溫升高到18℃左右時,即開始產卵繁殖。雌雄分養的親魚需要并池配組,宜在晴暖無風,或雨后初晴的天氣,選擇成熟較好的雌雄親魚,按1:1比例配對,并入產卵池產卵。一般午夜開始到翌日早晨6-8時產卵最盛,到中午停止。
三、人工授精
當自然產卵因天氣影響,產卵不多,拖的時間太長時,通過人工催產和人工授精,可以促使卵子成熟,產卵多,出苗整齊。鯉魚對催產激素的劑量要求不很嚴格,腦垂體、絨毛膜激素和類似物對鯉魚的催產都是有效的。雌魚的注射劑量垂體4-10毫克/公斤或絨毛膜激素1500-2000國際單位/公斤或釋放激素類似物35-100微克/公斤,也可任取兩種激素混合使用,效果更好。雄魚的劑量為雌魚的一半,均采用一次注射法。注射液的配制和注射方法與四大家魚相同。
注射一般在下午4-5時進行,注射完后將親魚放入產卵池,沖水1-2小時,放入魚巢等,一般當晚或次日清晨就能產卵。
催產后也可進行人工授精,鯉魚卵未遇水不呈粘性,一般采用干法授精。先將親魚體表擦干,擠卵入盆,隨即將精液擠于卵子上面,用羽毛輕輕攪拌,使精卵充分接觸,加水使其受精,將受精卵均勻地撒在預先放在淺水中的魚巢上孵化。
四、孵化
(一)池塘孵化。
目前生產上多直接使用魚苗培育池進行孵化,以減少魚苗轉塘的麻煩和損失。將粘有魚卵的魚巢放入池中水面下10厘米并固定,每畝水面可放25-30萬粒卵左右,若以60%的成活率計算,每畝魚苗的密度為15-18萬尾。魚苗剛孵出時,不可立即將魚巢取出,此時魚苗大部分時間附著在魚巢上,靠卵黃囊提供營養,為魚苗能主動游泳覓食時,才能去掉魚巢。
(二)淋水孵化。
將著卵的魚巢放在室內懸吊或平鋪在架子上,用淋水的方法使魚巢保持濕潤。此法能人為控制孵化時室內溫度、濕度,觀察胚胎發育情況,具有孵化速度一致,減少水霉危害,孵化不受氣象變化影響等優點。當胚胎發育到發眼期時應立即將魚巢移到孵化池內孵化,注意室內與水池溫度相差不超過5℃。
(三)脫粘流水孵化。
鯉魚產的粘性卵在人工授精后,將其粘性除掉,再用家魚的孵化設備進行流水孵化。采用此法可以避免敵害的侵襲,水質清新,溶氧豐富,適于大規模生產,不用制作魚巢,節約材料和人工。
1、泥漿脫粘法
先用黃泥土合成稀泥漿水,一般5公斤水加0.5-1公斤黃泥,經40目網布過濾。將受精卵緩慢倒入泥漿水中,不停地翻動泥漿水2-3分鐘,將脫粘后的卵移入網箱中洗去泥漿,即可放入孵化器中流水孵化。
2、滑石粉脫粘法
將100克滑石粉即硅酸鎂再加20-25克食鹽溶于10升水中,攪拌成混合懸浮液,即可用來脫粘鯉卵1-1.5公斤。操作時一面向懸浮液中慢慢倒卵,一面用羽毛輕輕攪動,經半小時后,受精卵呈分散顆粒狀,漂洗后放入孵化器中進行流水孵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