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大黃魚(石首魚科)Pseudosciaena crocea
[地方名]黃魚、大王魚、大鮮、大黃花魚、紅瓜、金龍、黃瓜、黃金龍、桂花黃魚、大仲、紅口等。
[形態特征]體長橢圓形,側扁。一般體長30~40厘米,尾柄細長,其長為高的3倍多、頭大而側扁。背側中央枕骨棘不明顯。額部有4個不明顯的小孔、背部和臀鰭的鰭條基部三分之二以上被小圓鱗,背鰭起點在胸鰭起點的上方。
[產地、產季]大黃魚屬于亞熱帶性魚類,通常生活在我國近海60米以內沿岸淺海的中上層。浙江、福建沿海和廣東瓊州海峽東部全年均能見到。其漁汛旺季在浙江、福建沿海,每年以4至6月為主。廣東沿海是10月至12月上旬為主要漁獲期。
[經濟價值]原是我國主要海產經濟魚類之一,其肉質鮮嫩,是我國人民喜食的海產魚。除供鮮食外還可加工制成風味和特色的水產品。此外,大黃魚還具有藥用價值其耳石具清熱作用,鰾有潤肺健脾、補氣活血之功能。
大黃魚是出口品種,其英文名為 Large yellow croaker,輸往國別和地區:日本,香港、澳門、出口口岸: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上海、廣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