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巴西鯛,學名小口脂鯉(prochilodus scroda),亦稱南美鯡魚,英文名稱為Scrofa,屬脂鯉目、無齒脂鯉科、原唇齒魚屬。該魚具有生長迅速,抗病力強等特點,其肌肉以紅肌為主,雖生活于淡水中,卻具有海水魚的商品價值,市場價格為普通淡水魚的2倍--3倍,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我國于1996年首次引進,經過幾年的養殖嘗試,已對其養殖技術進行不斷完善。
一、巴西鯛的生物學特性
1.分布。巴西鯛原產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河與巴拉圭河水系,主要分布于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國家,是南美重要的淡水經濟魚類。
2.外形特征。巴西鯛身體側扁;尾叉型,上、下葉等長;體長約為體高的3倍;側面似鳊,呈紡錘形,背厚,口端位,吻尖;鱗片較大,有粗糙感,中間為銀白色,邊緣略黑,似海水魚的魚鱗;側線鱗為45;各鰭鰭式為:背鰭Ⅱ-9,胸鰭I-14,腹鰭I-9,臀鰭Ⅱ-8,背鰭后有一小脂鰭,腹鰭至臀鰭有腹棱,胸鰭、腹鰭呈黃色,臀鰭、尾鰭末端發紅,背鰭上有黑色小斑點。
3.內部結構。巴西鯛內部結構與普通鯉、鯽相似,不同之處在于該魚具有一紅色、形狀似吊囊狀的胃。其成魚腹部近肛門處有兩塊較大的脂肪,淡黃色。體肌以紅肌為主,類似于黃板鯛。魚體背部較厚,含肉率高。肌肉營養成分中,粗蛋白含量為17.74%,粗脂肪含量為5.25%,灰分含量為1.02%,與普通淡水魚類相比,其粗蛋白含量較高,營養價值較為豐富,脂肪含量也高于一般的鯉科魚類,常用來提煉魚油和加工魚粉,具有較高的附加值。
4.生活習性。巴西鯛為暖水性魚類,適應能力較強;耐低溶解氧,且窒息點較低,在低于0.2mg/L的水體中仍能正常生活;pH值的適宜范圍6.5--8.5,水溫的適宜范圍9℃--38℃,最佳生長水溫26℃--33℃。巴西鯛為純淡水性魚類,經過過渡適應后可在鹽度為5‰以內的低鹽度水體中生活。
5.食性。巴西鯛為雜食性魚類,偏植食性,且較貪婪。天然條件下,魚苗以輪蟲、枝角類及橈足類為食,也吃一些綠藻和硅藻;稍大以后攝食水生昆蟲幼體、寡毛類、藻類以及有機碎屑等;人工條件下可攝食各種商品飼料。巴西鯛的攝食強度有明顯的季節變化,主要受水溫的影響。當水溫在20℃--30℃時,魚體活躍,攝食旺盛;當水溫超過33℃時,魚體漸人夏眠期,攝食減少;進入冬季至翌年初春,水溫回落到18℃以下時,魚體進入冬眠期,攝食也相應減少。因此,對精養池塘來說,搞好夏冬季節的控溫工作對整個養殖周期十分重要。
6.生長。巴西鯛的生長具有階段性。從苗種到1齡魚,其生長較快,半年可長到尾重250g--400g,體長可達到14cm--22cm;至二齡魚,魚體體長超過25cm,體重達400g--500g時,魚體生長逐漸減緩,平均日增重率僅為0.65g/天,為苗種階段的20%--25%。在我國,巴西鯛最大個體體重有超過3kg的,而原產地最大個體可達5kg。
7.繁殖生物學。成魚經2年的飼養可達性成熟,成熟個體體重一般在600g以上,雌魚略大于雄魚。巴西鯛的懷卵量較大,每公斤親魚懷卵量為20萬粒--25萬粒。注射催產劑可誘導親魚在產卵池中產卵,其卵粒具油球,浮性卵,吸水膨脹后卵徑可達3.0mm--3.5mm。水溫28℃--30℃時,受精卵經15小時--22小時孵化,稚魚破膜,至60小時--72小時后,稚魚卵黃囊基本被吸收完畢,生長出腰點,此時可進行轉塘培育。
二、巴西鯛的池塘養殖技術
1.養殖條件的建立。巴西鯛對池塘養殖條件要求不高,一般的淡水養殖池只要不滲漏、通風向陽、進排水方便即可。對水質則要求水源應清潔無污染;pH6.0--7.5;水溫保持在26℃--33℃范圍為宜,當水溫低于20℃時巴西鯛的攝食下降,水溫低于9℃時魚體行動遲緩;對鹽度有一定的耐性,在鹽度不超過6‰的鹽水中能存活數天,且無不良反應;水體溶解氧保持在3.0mg/L時巴西鯛可良好生長。
2.魚種的放養。魚苗下塘前,要對池塘進行徹底的清塘消毒。生石灰帶水清塘時的用量為0.2kg/立方米--0.5kg/立方米,干法清塘時的用量為0.1kg/立方米--0.3kg/立方米,清塘后一周可放入魚種。采用生石灰清塘,不僅可以殺滅池塘內的有害生物,還對水質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魚苗下塘前10天--15天,開始施入基肥肥水,以繁殖水體中的天然餌料生物,使魚苗下塘后有足夠的開口餌料,基肥用量為200kg/畝--300kg/畝的糞肥或150kg/畝--250kg/畝的化肥,魚苗下塘前的水色應以油綠色或綠色為好,水體透明度在20cm以上。
在魚種的選擇上,放養烏仔、寸片等規格魚苗時,要挑選體質健壯、游泳有力、反應靈敏、體態飽滿的魚種;對于選擇尾重在50g左右的大規格魚種時,要選擇外觀勻稱、體寬背厚、無病無傷的個體。魚苗在入塘前要經過嚴格的殺菌消毒,可用濃度為10ppm--20ppm的高錳酸鉀藥液浸浴魚體10分鐘--30分鐘,以殺滅魚體體表多數的細菌、原蟲、單殖吸蟲等。在消毒過程中要注意:①每次浸浴的魚體數量不宜過多,以免密度過大造成魚體缺氧死亡;②魚體浸泡時間應靈活掌握,不宜太長,也不宜太短,可根據魚體的具體反應來確定;③藥浴用水最好只用一次,用完后倒入池水中;④浸泡容器盡量少用或不用金屬器皿,以免產生毒性反應;⑤巴西鯛對敵百蟲較敏感,應慎用。
春末夏初培育的苗種,若當年能培育成夏花苗種,可每畝放養1400尾--1800尾,年底起捕時可達到0.45kg/尾--0.65kg/尾的商品規格,且畝產量在800kg以上。越冬后,較大規格的魚種可投放1200尾/畝--1400尾/畝;若水源條件較好,可適當加大放養密度,但不要超過1800尾/畝。另外,為了水質的穩定和水體空間的充分利用,可適當搭配放養一些鰱、鳙等上層魚類。
3.飼料與投喂。巴西鯛是以植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且進食貪婪。幼魚階段主要攝食輪蟲、枝角類等;成魚階段食性較廣,攝食各種浮游藻類和水生昆蟲等。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巴西鯛對各種配合飼料的適應性較強,可攝食豆餅、菜粕、酒糟等。在精養池塘中,為了保證魚體更好地生長,飼料中粗蛋白含量不應低于35%,必要時應補充一些鮮活餌料,如蚯蚓、蠶蛹等。
投喂應根據魚體規格的大小,按不同的比例進行。一般幼魚階段的投喂量為魚體體重的8%--10%;魚種期為魚體體重的5%--7%;成魚階段為魚體體重的3%--5%。每日投喂2次,上午的投喂量占整天投喂量的40%。投喂時應嚴格遵守“定時、定位、定質、定量”的原則。
4.日常管理。高溫季節,氣候多變且水質易發生變化,如果池水出現過濃、發黃、變黑等現象,表明水質開始惡化,應及時加注新水或施以水質改良劑;同時,對水體的肥瘦和溶解氧含量等也應及時把握,使水體有一定的肥度,并保持肥而爽、鮮而活為宜。每天有專人負責巡塘,以觀察魚體攝食及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巡塘是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基本管理模式,精養池塘每天至少巡塘2次--3次。清晨主要觀察魚體活動情況和有無浮頭現象產生,以便及時開動增氧機增氧或加注新水;傍晚巡塘主要檢查魚體的吃食情況和生長情況。另外,要密切關注氣象信息,遇到高溫悶熱天氣要增加巡塘次數。
5.魚病防治。巴西鯛抗病力強,除在較低水溫操作時易感染水霉病外,目前在國內尚未見大規模流行性疾病。日常管理中需切實做好預防工作,如果當水質惡化或其他原因而引發疾病時,可選用高錳酸鉀、土霉素、雙氧水等進行防治或治療,以保證魚體健康生長。
巴西鯛是我國1996年從巴西引進的一個淡水養殖新品種,它適應性廣,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經濟價值較高;雜交鯰是由南方大口鯰(父本)和南方本地鯰(母本)雜交而成,具有優良品性。2000年5月,江蘇省儀征市新城鎮水產服務站由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引進巴西鯛及雜交鯰,并進行了混養試驗,經三年多來的養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有關養殖技術總結如下:
一、池塘條件
巴西鯛及雜交鯰對池塘養殖條件要求不高。一般地,池塘面積為4.0畝,水深平均達1.5m,池底淤泥厚12cm,水體pH值7.2,水源充足,水質清新且無污染,池塘注排水條件方便為宜。
二、苗種放養
1.清塘肥水。池塘于4月20日清塘消毒,生石灰用量為50kg/畝。池塘注水后,于魚苗下塘前15天施足基肥,以繁殖天然餌料生物,雞糞用量為300kg/畝。魚苗下塘時,池水水色呈茶褐色或油綠色,水體透明度在30cm左右為好。
2.放養密度。巴西綢的越冬魚種規格為10尾/kg--12尾/kg,每畝放養250尾;雜交鯰夏花每畝放養250尾;搭配放養規格為20尾/kg的淡水白鯧250尾/畝,規格為10尾/kg--15尾/kg的花白鰱200尾/畝(1:4)。
3.魚種消毒。苗種引進后,用濃度為5%的食鹽水消毒魚體,浸浴10分鐘--15分鐘。
三、飼料及投喂
1.飼料。巴西鯛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飼料來源較廣,主要投喂麩皮、籽餅;雜交鯰以動物性飼料為主,主要投喂畜禽類下腳料(以雞腸為主)。
2.投喂。堅持“四定”原則,成魚階段按魚體體重的3%--5%投喂,每日投喂2次,上午投喂量占全天飼料投喂總量的40%。
四、日常管理
1.水質調控。夏季氣候多變,水質易發生變化,當池水變濃、變黃、發白、發黑時,表明水質已惡化,應及時加注新水調節水質。同時,通過合理使用生石灰可以調節池水肥度,如池水呈油綠色、褐綠色、褐色、褐黃色,則水質肥而爽,不混濁,透明度30cm左右,可不換水。
2.巡塘觀察。每天巡塘3次,早晨主要觀察魚體的活動情況和有無浮頭現象,午間檢查魚體的活動和攝食情況,近黃昏時檢查池塘內有無剩余飼料,魚體有無浮頭征兆。天氣突變時要半夜巡塘,以防止池塘內魚體缺氧泛塘。
五、小結與討論
巴西鯛與雜交鯰是生長速度快、養殖周期短、病害少、效益高的淡水養殖新品種,且其均是偏熱水性魚類,具有生長周期短的共同優點;其缺點是,巴西鯛與雜交鯰的魚種不能正常越冬,造成魚種價格偏高,增加了生產成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