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生物學特性
鱸魚(Lateolabrax Japonica 又名海鱸、七星鱸、花鱸,屬鱸形目、魚旨科。鱸魚體延長而側扁,一般體長30厘米-40厘米,體重400克-1000克,吻較尖、口大斜裂、下頜長于上頜、鼻孔每側兩個位于眼前緣。兩領黎骨和腭骨具絨毛狀牙帶。前鰓蓋骨后緣為細鋸齒、隅角處鋸齒大。鰓蓋骨扁平、鰓耙稀疏。體披櫛鱗。背鰭和臀鰭基底有鱗鞘。側線與背并行伸達尾鰭基底。背鰭兩個、稍分離。背鰭、腹鰭及臀鰭皆有發達的鰭棘。背鰭起點在鰓蓋鰓棘后上方,臀鰭起點在背鰭第六鰭條下方、第二鰭最強。胸鰭亞園形,下側位。腹鰭胸位。尾鰭叉形。背側灰青綠色,腹側銀白色。背側上方及背鰭鰭腹散布若干黑色斑點。是我國沿海和江河的名貴經濟魚類。
鱸魚為溫水性近海中下層魚類,適鹽性廣、喜棲于河口咸淡水區域,也能在淡水中生活,常結成小群活動,有洄游習性。成熟親魚通常于12月至次年2月到近海沿岸巖礁間產卵繁殖,數厘米以上的幼魚開始從沿海溯河索餌,進入咸淡水或淡水區域生長。鱸為肉食性魚類,性情兇猛貪食,主食浮游動物、小魚蝦類和甲殼類等,幼魚大都集群覓食,成魚往往分散覓食,也可投喂配合飼料進行養殖。
鱸魚生長速度較快,繁殖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1月,魚苗長至年底體長25厘米、重0.5市斤,6齡魚體長達0.8米,最大的個體長達1米、重15-20公斤。人工養殖的鱸魚長速更快,通常養殖280天可達一市斤以上。
經濟價值
鱸魚經濟價值很高,它肉質堅實,潔白嫩滑,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據分析,每百克魚肉含蛋白質17.5克,脂肪3.1克,還含有灰分和鈣、磷、鐵等成分,是酒樓宴席的名貴海鮮,也是出口的名貴水產品。尤其是秋末冬初的成熟鱸魚,特別肥美,魚體內積累的營養物質也最豐富,所以是吃鱸魚的最好時令。鱸魚尤以松江鱸魚最為著名,它與黃河鯉魚、長江鰣魚、太湖銀魚并稱為中國的四大名魚。鱸魚還有較高藥用價值,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且可治胎動不安、產后少乳等癥。據藥書記載,其肉性甘溫,有滋補及調理腸胃之功能,可治水氣、小兒消化不良,還能安胎,所以鱸魚是醫食兼優的名貴海鮮佳品,深受內地和香港、澳門等地消費者的歡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