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加州鱸有“淡水黃魚”之美稱,其肉味鮮美,抗病力強,生長迅速,已被世界各國廣泛引種。我國臺灣省于20世紀70年代引進,現已繁殖數代;廣東深圳、惠陽、佛山等地也于1983年引進加州鱸魚苗,開于1985年相繼人工繁殖成功。繁殖的魚苗已被引種到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等地養殖,而且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加州鱸生長較快,當年繁殖的魚苗能長到0.5千克,達到上市規格。無論在池中單養或魚塘中混養,都能有效地控制魚塘中野雜魚蝦和羅非魚的過度繁殖,可謂一舉多得,所以是值得大力推廣的優良養殖品種。
一、養殖習性
加州鱸主要棲息于混濁度低,且有水生植物分布的水域中;如湖泊、水庫的淺水區(1~3米水深)、沼澤地帶的小溪、河流的滯水區、池塘等,常藏身于水下巖石或樹枝叢中;有占地習性,活動范圍較小。在池塘養殖,喜歡棲身于沙質或沙泥質不混濁的靜水環境中,活動于中下水層。性情較馴,不喜跳躍,易受驚嚇。加州鱸的適溫范圍廣,水溫1~36℃時都能生存,10℃以上開始攝食;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水質要求溶氧量在1.5毫克/升以上,比鱖魚耐低氧能力強。加州鱸原產地為純淡水,但經試養證明,在鹽度為10、PH6-8.5之間的水體均能適應。
加州鱸是以肉食性為主的魚類,掠食性強,攝食量大,常單獨覓食,喜捕食小魚蝦,當水質良好。水溫25℃以上時,幼魚攝食量可達總體重的50%,成魚達20%。食物種類依魚體大小而異,孵化后1個月內的魚苗主要攝食輪蟲和小型甲殼動物;當全長達5~6厘米時,大量攝食水生昆蟲和魚苗;全長達10厘米以上時,常以其他小魚作主食,當飼料不足時,會出現自相殘殺現象。在人工養殖條件下,也攝食配合餌料,且生長良好。在適宜環境下,攝食極為旺盛。當水溫過低、池水過于混濁或水面風浪較大時,常會停止攝食。由于食量大,因而生長快,當年魚苗經養殖可達0.5~0.75千克。養殖2年,體重約1.5千克;3年約2.5千克。已知養殖最大個體長75厘米、重9.7千克。
二、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一般不宜過大,以便于操作,成魚池一般不超過6670平方米。池形長方形,土池與水泥池均可,一般以土池較多,底質以壤土為宜,上鋪一層細砂更好。池底平坦,不滲漏水,淤泥少,水深2米左右。池塘水源要充足,水質良好,排灌方便,無污染,池水光照充足,有微流水條件更好。建有完善的進排水體系,做到灌得進,排得出,旱澇保收,并配有增氧機。
三、養殖方式
加州鱸成魚養殖方式,既可混養,也可單養,還可進行網箱養殖,現把三種養殖方式分述如下。
(一)池塘生養
1.池塘準備 苗種放養前最好讓池底經過一段時間充分曝曬,之后放水5厘米,667平方米用80千克生石灰清塘消毒。池塘清整消毒后1周,加水50~80厘米,667平方米施放250千克經充分發酵的人畜糞肥,培肥水質。
2.苗種放養 最好先進行試水,做法是:在苗種放養前1-2天,先放養數尾加州鱸苗種,控制其活動范圍,以便觀察,在確認池水毒性消失后,方可正式放苗。放養時間一般在5月,水溫穩定在15℃以上,池水浮游生物達到高峰時,是放苗的最佳時機。放養密度視苗種規格及池塘條件而定,苗種規格較小。池塘條件較好的可多放一些,苗種規格大、池塘條件差的要酌情稀放。一般5厘米左右的魚種;667平方米可放養2000尾左右,條件、設備好的魚塘可放到3000~4000尾。適當混養個體較大的中上層魚類,如鰱、鳙、草魚、鳊魚等,幫助清理飼料殘渣,調節水質。另外,放養時;應盡可能地做到規格一致,以免大小懸殊,出現自相殘殺。
3.餌料投喂 加州鱸有掠食活性飼料的習性,在由活餌轉變成死餌、由肉食轉化為混合餌料的情況下都要經過馴化。馴食可在每次投喂前給以某種特定的聲音信號,然后拋出餌料,讓餌料入水時有一種游動的感覺,可引誘加州鱸集中搶食。加州鱸對蛋白質要求較高,要求飼料含粗蛋白45%~50%,生產上可投喂下列幾種飼料:
(1)鯉魚飼料。
(2)下雜魚肉漿混入適量花生麩、豆餅、玉米粉。
(3)野雜魚蝦、廉價商品魚塊、屠宰場下腳料。
(4)配合飼料,配方是:魚粉60%。麩皮10%、麥粉或玉米粉25%、酵母、維生素、礦物質、添加劑5%。
投餌既要充足;又要防止過量。具體投喂時要有耐心,一次拋出的餌料吃完后,再拋出下一次,直到池魚不再激烈爭食為止。投何通常分上、下午各一次,水溫在20~25℃時,日投餌量為存塘魚體重的10%~15%,但要視魚的攝食、活動狀況及天氣變化靈活掌握。廣東省本少地方投喂海水低值魚類池塘專養加州鱸,667平方米產量可達300一400千克,餌料系數一般7.5~8,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4.日常管理 養殖過程中日常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成魚的產量及經濟效益,主要工作包括:每回巡視養魚池,觀察魚群活動和水質變化情況,避免池水過于混濁或肥沃,透明度以30厘米為宜。池塘無微流水條件的,至少每周應注水1次,每次注水量約為池水的10%~20%,天氣炎熱要勤于加注新水,合理使用增氧機,以改善溶氧條件,保持優良水質。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措施解決。嚴格防止農藥、有害物質等流入池中,以免池魚死亡,尤其是幼魚對農藥極為敏感,極少劑量即可造成全池魚苗死亡,必須十分注意;投飼量要適當,切忌過多或不足。同時要避免長期使用單一飼料,飼料中應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以維持正常的營養要求。及時分級分疏,一方面要求養殖密度降低,更重要的是個體差異現象日益嚴重,極易出現自相殘殺。一般視具體情況約1一2個月一次,把同一規格的魚同池放養,避免大魚吃小魚。分養工作應在天氣良好的早晨進行,切忌天氣炎熱或寒冷時分養。勤于觀察和測定水質;及時用生石灰和富氧等消毒水體、改良水質,以達到防病之目的。
(二)池塘混養 在不改變池塘原有主養品種條件下,增養適當數量的加州鱸,既可以清除魚塘中野雜魚蝦、水生昆蟲、底棲生物等,減少它們對放養品種的影響;又可以增加加州鱸的收入,提高魚塘的經濟效益,這是一舉兩得的養殖方法。一般每667平方米魚塘放養30一40尾魚種,不用另投飼料,年底可收獲l5~ 20千克加州鱸。如魚塘條件適宜,野雜魚多,加州鱸混養密度可適當加大,但不要同時混養烏鱧、鰻鱺等肉食性魚類。另外,苗種塘或套養魚種的塘不要混養加州鱸,以免傷害小魚種。混養時必須注意:池水不能太肥;放養量要適當;混養初期,主養品種規格要大于鱸規格3倍以上;加州鱸特別是幼魚對農藥較為敏感,防治魚病和施放農藥要注意。
(三)網箱養殖
1.水域選擇 網箱養殖加州鱸應選擇在便于管理、無污染的水庫,水庫面積應在30公頃以上,便于移動網箱。渡置網箱水域應開闊、向陽、避風,底質為砂礫石,最低水位不低于4米;透明度60厘米以上,以有微流水的水域為佳。
2. 網箱設置 網箱采用鋼絲網片縫制而成,規格為6米x4米X2.5米,面積不宜過大,便于管理。網目為方形,目大1.4厘米x2.6厘米,可養殖規格為10厘米以上的加州鱸。網片材料用0.3毫米鋼絲,鋼絲鍍鋅,可延長網箱在水中的壽命。網箱結構為敞口框架浮動式,箱架可用毛竹或鋼管制成。網箱入水深1.30米左右,水上高度0.35米。新網箱在放養前7一10天入水布設,讓箱體附生一些絲狀藻類等;以避免放養后擦傷魚體。網箱排列方向與水流方向垂直;分兩排排列,每排24只;呈長方形。排與排、箱與箱之間沒有過道,過道寬1.1米,上面用木板鋪設;下面用油桶或泡沫浮子將過道和網箱浮起來。網箱頂端建有管理及生活用房,用機動船作為交通工真,可以避免外界的干擾。網箱采用拋錨及用繩索拉到岸上固定,可以隨時移動。
3.魚種放養 加州鱸夏花經過2個月左右的養殖,當大部分規格達到10厘米以上時,即可分養到鋼質網箱內,放養密度為100~200尾/米2。分養時,要將規格不同的魚用選別器分開;將規格基本相同的魚放在同一網箱中飼養,有利于加州鱸的生長,減少互相殘殺的機會;提高成活率。分養時操作要小心,盡量不要擦傷魚體,時間最好在早晨6時左右進行。對放養的魚種都要藥浴消毒處理,以防魚病。消毒可用 3%食鹽水或每100千克水中加1.5克漂白粉浸浴,浸浴時間視魚體忍受程度而定,一般為5~20分鐘。放養前要檢查網箱是否有破損,以防逃魚。
4.餌料投喂 網箱養殖的餌料投喂可參照池塘主養部分,在小雜魚比較容易解決的地方,也可投喂冰鮮低值小雜魚。魚塊的大小依加州鱸的大小而定,剛放養的大規格魚種一般切成0.5厘米寬的小魚塊,隨著魚體的長大魚塊逐漸加寬到1厘米、1.5厘米、2厘米。
一般大規格魚種放養后需停食2~3天;因為剛放養的加州鱸一時不適應,不會立即來吃食。第四天開始馴食,先將少量魚塊加水均勻潑灑多次,使網箱中的水有動感,因停食后魚比較饑餓,容易來搶食。經過1周左右的馴食,大部分魚能前來搶食。
投喂采用“四定“投飼法:定位,魚塊要投喂在網箱中間,不要投到網箱四邊或角上,以防搶食時探傷魚體。定時,夏天水溫高時投喂2次,上午8時、下午2時各1次,投喂量基本一樣。春秋季水溫在10℃以上時,下午5時左右投喂l次。冬季水溫在10℃以下時,基本不投喂,只有魚吃食時才投。定質,投喂的飼料魚必須是新鮮或冰鮮的,不投變質腐敗的飼料魚,以免引起魚病。定量;根據天氣、水溫、水質情況,最主要的是根據魚的吃食情況及體重增加情況來決定投喂量。按照多年網箱養殖加州鱸的吃食情況分析,幼魚階段日投喂量為魚體重的8%~10%,成魚階段日投喂量為5%~8%,其平均餌料系數為6。
5.日常管理 飼養管理與一般網箱養魚基本相同。主要抓好以下幾點:
(1)勤投喂 魚體較小時,每天可視具體情況多投幾次,隨著魚體的長大,逐漸減至l~2次;投飼量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網箱養魚比池養的投飼量稍多一些。
(2)勤洗箱 網箱養魚非常容易著生藻類或其他附生物,堵塞網眼,影響水體交換,引起魚類缺氧窒息,故要常洗刷,保證水流暢通,一般每10天洗箱1次。
(3)勤分箱 養殖一段時間后,魚的個體大小參差不齊,個體小的搶不到食,會影響生長,且加州鱸魚生性兇殘,放養密度大時,若投飼不足,就會互相殘殺。所以要及時分箱疏養,同一規格的魚種同箱放養;以規格整齊、避免大魚欺小魚或吃小魚的現象發生。
(4)勤防病 要投喂新鮮、干凈的飼料,且定期用酵母拌入飼料投喂,以助消化。在5~9月發病季節,要常使用磺胺類或抗生素類藥物拌喂。還可用傳統的掛袋、掛簍方法預防病害發生。
(5)勤巡箱 經常檢查網箱的破損情況;以防逃魚。做好防洪防臺風工作,在臺風期到來之前將網箱轉移到能避風的安全地帶,并加固錨繩及鋼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