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今天從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近日,廣州白云機場檢驗檢疫人員在新白云機場貨運倉核查七箱輸往韓國的觀賞魚時,發現其中夾帶了大量的國家級保護動物——貝殼類及珊瑚。這是廣東轄區口岸近兩年來第四次從出口觀賞魚中截獲國家級保護動物。
據了解,此批截獲的物品申報貨物名稱為金魚、熱帶魚,數量為七箱。檢驗人員在逐箱開箱查驗時發現,該批貨物中,夾帶有未申報貝殼類一種,二十二只;珊瑚六種,八十余袋。經專家鑒定,該種貝殼名為鱗硨磲,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六種珊瑚中,管珊瑚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余珊瑚均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中所列的珊瑚種類。根據有關規定,這些貝殼及珊瑚的進出境都需要申報、審批,并獲得瀕危證才能進行進出口貿易。目前,該局已將此案移交廣東省漁政總隊廣州支隊查處。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物種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發達國家掠取生物物種資源的重要地區之一。因此,一些不法之商往往在出境物品中通過夾帶、申報貨證不符等方式妄想蒙混過關,謀取暴利。對此,廣東檢驗檢疫部門表示將繼續加大對出境動植物的查驗力度,提高開箱抽查比例,增強生物物種資源出入境查驗意識,并加強學習瀕危保護動物意識,防止資源流失。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