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二十世紀七十年開始,我國把翹嘴紅鲌當作有害的兇猛魚類來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在水庫限制其種群發展。該魚生活于水體的上、中層,野生鲌魚以肉食食性為主。最近幾年浙江淡水水產研究所的研究證明,翹嘴紅鲌完全可以食人工配合飼料。
翹嘴紅鲌的生物學特征
1.棲息習性翹嘴紅鲌是在湖泊、水庫和外蕩等大水體中生活的魚類。成魚一般在敞水區水體中上層活動,游動迅速,性暴,善跳躍;幼魚成群生活在水流較緩慢的淺水區域。
2.外部性狀口上位,下頜堅厚而向上翹;下咽齒頂端略彎曲,鰓耙細長,鰥3室,中室圓大;從腹鰭基部至肛門間有腹棱,背鰭硬刺粗大;體背及體側上部呈灰色,腹部銀白色;體長而側扁。
3.食性
(1)攝食頻率高,在嚴寒的冬季及生殖期間都照常攝食。
(2)主要以魚類為食,食物選擇性很強,多為中上層小型魚類,如梅鱭、鯔、似鱭等魚類。
(3)隨著個體的長大,食性會發生顯著的變化;小個體主要以藻類,水生昆蟲等為食,體長24厘米以上者,以魚類為主要餌料。
人工條件下經過馴化能攝食魚糜,以及冰鮮魚蝦和人工配合飼料。
4.生殖特征翹嘴紅鲌具有明顯的溯河產卵習性。
每年5月中旬,逐漸進入性成熟階段,6月中旬至7月中旬(農歷芒種后10天至小暑后10天)為生殖盛期,8月上旬結束。雄魚2冬齡性成熟,雌魚3冬齡成熟,雌魚2冬齡性成熟少見。雌魚懷卵量為15萬~20萬粒/公斤。
5.生長生長迅速,體型較大,最大可長至10~15公斤,常見個體0.5~1.5公斤。一般情況下,翹嘴紅鲌的體長以第一年最快,第二年次之。從第三年開始,體長的年增長逐步下降。
在人工條件下,經過8~10個月的飼養,7厘米左右的種苗70%能長成0.5公斤以上的商品魚。1、2齡魚處于生長旺盛期,3齡以上進入生長緩慢期。雌魚性成熟后,生長速度無明顯下降,雌魚比雄魚生長快。
6.年齡一般情況下,翹嘴紅鲌的年齡可以用鱗片作鑒定。天然翹嘴紅鲌年齡可以達到9齡。翹嘴紅鲌的年齡與體長、體重的關系復雜,但是翹嘴紅鲌的體長與鱗片直徑成正比關系。
翹嘴紅鲌的人工繁育
1.收集人工孵化的翹嘴紅鲌受精卵如果人工繁殖的翹嘴紅鲌親魚的采運困難,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考慮到翹嘴紅鲌的產卵場,人工放置一些揚樹根、棕把等,收集翹嘴紅鲌受精卵。
2.人工繁殖的翹嘴紅鲌親魚的采運翹嘴紅鲌成魚一般在敞水區水體中上層活動,游動迅速,性暴,善跳躍,因此一般刺網捕撈不適宜做親魚,少部份漁籪捕撈適宜做親魚。翹嘴紅鲌最好用尼龍袋充氧運輸,一尾/一袋。
3.后備用親魚的培育可以用未成熟翹嘴紅鲌培育2~3年后做親魚。適宜的放養密度為每畝200千克左右。并放養少量規格為0.25千克的鳙魚以輔助調節水質。最好投喂活的飼料魚,也可以是下腳魚肉漿加魚粉蠶蛹等混合飼料。投喂量為魚體重的1~7%。具體視水溫和親魚攝食情況靈活掌握。開春后每周注入新鮮江河水2~3次,并設增氧機每天定時增氧以保持水含較高的溶氧量。年初,親魚個體體重平均達到0.6~0.8千克,少數達到2千克多。絕大多數魚的性腺已發育成熟。
4.雌、雄魚的鑒別及成熟親魚的挑選總的原則是選個體大、健壯、無傷的雌、雄魚作催產用。性成熟雄魚頭部和體表手摸有明顯粗糙感。腹部不膨大且輕壓有乳白色精液流出;性成熟雌魚的頭部和體表手摸光滑,腹部膨大而松軟,二側卵巢輪廓明顯,生殖孔微紅。
5.人工催產催產可以在家魚類繁殖設施中進行。催產用水為新鮮江河水。催產用藥惱垂體、
DOM、LRH-A和HCG等。采用1次注射。6.胚胎發育觀察受精卵因膜厚,通常較難觀察到胚胎發育。可用一定濃度的胰蛋白酶浸胚胎后,使卵膜逐漸變軟、薄,直至很容易將膜剝去。這樣就可以清楚地觀察到胚胎的發育情況了。
7.結果和小結
(1)親魚經強化培育至每年4月下旬,檢查雌魚和雄魚,發現兩者都已發育成熟。以后多次人工催產均獲得成功。五年共生產8000萬魚苗。這表明翹嘴紅鲌可適應在浙江省漁塘生長并性腺發育成熟。
(2)池養翹嘴紅鲌最小性成熟年齡雌、雄魚均為2冬齡,可以挑選大個體(0.8千克或以上)進行初次人工催產。催產的水溫范圍20~30℃,適宜催產水溫范圍26~27℃。
(3)采用DOM+LRH-A混合催產效果良好。催產效應時間與水溫關系密切。在一定水溫范圍內,水溫越高,效應時間越短;水溫越低,效應時間越長。
翹嘴紅鲌的夏花魚種培育為開發翹嘴紅鲌的人工養殖,浙江淡水水產研究所開展了將翹嘴紅鲌夏花魚種培育及冬片魚種的人工飼料馴化培育等試驗。現就有關該魚的夏花魚種培育試驗情況總結如下:
1.魚苗來源。夏花魚種培育的魚苗,系將翹嘴紅鲌的野生魚種在池塘培育2年,成為可催產的成熟親魚,經人工催產、受精、孵化而獲得的魚苗。
2.培育池塘。夏花魚種培育試驗的池塘是普通的養魚池塘,面積為1~7畝,水深1.0~1.2米;試驗池塘在放養翹嘴紅鲌魚苗前一周,均按常規方法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培育試驗的池塘水質,透明度20~50cm。
3.水源。外蕩水,水質清新,溶氧豐富,無污染。培育池進水用70目的篩絹袋過濾處理。
4.魚苗放養。夏花魚種培育試驗池塘的魚苗放養,均在受精卵孵化出膜后的第3天即3日齡魚苗進行放養。夏花魚種培育池塘其放養密度在20~10萬尾/畝。魚種培育池塘的其放養夏花密度在1.5~0.8萬尾/畝。
5.飼料。夏花魚種培育飼料主要有黃豆漿及魚粉、蠶蛹粉、豆粕粉、四號粉等粉狀飼料,后期魚種培育可以配合飼料。
6.管理。采用“肥水”下塘方式,適時加注新水,池塘水位隨培育時間的增加、魚體的生長而逐漸增加。夏花魚種培育基肥—豆漿—粉狀飼料。后期魚種培育可以配合飼料,以補充天然餌料之不足,每日投喂3次,直至夏花、魚種出塘。夏花、魚種出塘前,需經2~3次拉網鍛煉。
翹嘴紅鲌苗種活體運輸由于翹嘴紅鲌的繁殖季節遲(6~7月,盛期出現于6月下旬~7月中旬),苗種供應在6、7、8月,這一季節一般處于最高溫階段,特別是魚苗,魚種運輸困難,成活率低,長途運輸,風險更大,往往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翹嘴紅鲌的運輸技術已經成為翹嘴紅鲌產業化的重要保障。
1.魚苗的運輸技術的要點翹嘴紅鲌的魚苗是指經過人工繁殖翹嘴紅鲌的水花(一般翹嘴紅鲌經過催產后4~5天的魚苗)。
(1)翹嘴紅鲌的魚苗運輸時間翹嘴紅鲌的魚苗比一般的淡水家魚苗都細小,特別嬌嫩,具有卵黃也少,它的發育快,因此翹嘴紅鲌的魚苗運輸時間要稍微提前,具體看運輸時間長短而定,如果運輸時間超過15小時,那么魚苗出齊眼點即可以出苗運輸,也就是運輸苗要嫩點;如果魚苗腰點已經出齊,運輸時間最好不要超過4小時為宜,也就是下塘苗不要太老。
(2)翹嘴紅鲌魚苗裝袋的密度翹嘴紅鲌的魚苗裝袋整個操作過程一定要帶水進行。翹嘴紅鲌的魚苗運輸的方法,一般以尼龍袋充氧30×30×40cm,每袋可以裝3~8萬尾,水溫23~25℃,可以運輸時間15~24小時,成活率非常高。
(3)嘴紅鲌的魚苗運輸特別注意的幾點翹嘴紅鲌的魚苗運輸在安排好時間和密度后,特別注意:首先尼龍袋水中不混有水生生物,尤其水生動物,其次要求魚苗運輸過程,盡量避免較強振動顛簸,最后要防止水溫變化過大過快。
2.夏花的運輸技術的要點
(1)翹嘴紅鲌夏花的捕撈裝運時間翹嘴紅鲌夏花的運輸規格一般在2cm以上就可以進行,夏花的運輸前要進行至少一次鍛煉,夏花的捕撈時間一般在早晨或傍晚,主要考慮捕撈夏花時的水溫要較低。夏天高溫,考慮到早晨魚苗浮頭與水溫低,為了趕飛機進行空運,可以在前一天傍晚把魚苗捕撈,放在苗箱中沖水,到第二天早晨裝運。
(2)翹嘴紅鲌夏花裝運的密度夏花沖水時間要充分,具體看運輸情況。短途運輸,夏花沖水時間一般要2小時以上;長途運輸,夏花沖水時間可以在5~15小時。翹嘴紅鲌夏花的捕撈及打包一般進行帶水操作更好。
翹嘴紅鲌夏花運輸的一般以尼龍袋充氧,尼龍袋規格為30×30×40cm,水溫(25~30)℃,每袋可以裝1500~3000尾,可以運輸時間18~12小時。
(3)翹嘴紅鲌夏花的運輸特別注意的幾點翹嘴紅鲌夏花的運輸在安排好時間和密度后,特別注意:夏花沖水時間要充分,夏花捕撈及打包一般進行帶水操作更好。其次要求夏花運輸過程,盡量避免較強振動顛簸,最后一點要防止水溫變化過大過快。
3.魚種運輸技術的要點
(1)翹嘴紅鲌魚種的捕撈時間翹嘴紅鲌魚種的運輸規格在7~15cm以上,魚種的捕撈時間一般在11月至次年4月,主要考慮捕撈的水體是否有結冰,如結冰必須把結冰撈去。魚種在運輸前進行一次以上鍛煉,魚種沖水時間一般要3小時以上,看運輸具體情況。翹嘴紅鲌魚種的捕撈及打包也可以離水操作。一般進行帶水操作更好。主要為了防止擦傷魚體,產生水霉的發生。
翹嘴紅鲌魚種的裝運可以用魚簍子,但魚簍子內部要光滑,如放尼龍內襯,防止擦傷魚體,同時要亞密封式,防止魚種摜出。魚簍子內部用純氧供氣。
翹嘴紅鲌使用藥物注意事項像大多水產養殖品種在養成過程中免不了要發生細菌性、真菌性或寄生蟲性疾病一樣,翹嘴紅鲌的養殖中也遇到了病害防治用藥問題。由于不同養殖品種對魚藥的敏感性不同,所以我們就翹嘴紅鲌對幾種常用漁藥的敏感性進行了試驗,以服務于養殖生產。
1.生石灰生石灰普遍用于防治細菌病、真菌病和藻類病。生產上常規使用的遍灑濃度為14~20ppm,實驗結果表明,生石灰的安全濃度為9.018ppm。生石灰的最低致死濃度為25.1ppm,可引起10%的死亡率。故生產上宜根據池水條件謹慎使用。
2.三氯異氰尿酸三氯異氰尿酸廣泛用于魚類細菌病的防治。其安全濃度為0.136ppm,而常規遍灑濃度為0.1~0.5ppm,實驗結果顯示,0.398ppm的三氯異氰尿酸可引起翹嘴紅鲌10%的死亡率,故宜慎用。
翹嘴紅鲌人工養殖的各種模式
一、專塘養殖模式這是當前各地翹嘴紅鲌養殖的主要模式,養殖池塘以2~10畝為宜,水深1.2~2.5米,池底平坦,淤泥不厚,進排水方便,以利池水交換。水質要求清新,水源充足無污染,要求水體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pH值7.2~8.5,每個池根據池塘大小配備0.75~1.5千瓦增氧機一臺,以利于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在苗種放養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進行干法清塘消毒,每畝用量75~100千克,主要殺滅潛在的病原體及其它敵害生物,2天后排干池水,曝曬待用。放養的翹嘴紅鲌魚種以規格10~15厘米的冬片魚種為好,畝放養量在800~1000尾之間,同時可搭養少量鰱、鳙、鯽魚等苗種。放養時間為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投喂的餌料有活餌料魚、海淡水冰鮮魚(前期制成魚糜,后期切塊投喂)和人工配合飼料三類。該模式適合連片池塘,這樣有利于集中管理、捕撈方便,養殖中也可采用捕大留小的方法,使成魚上市量相對不集中,從而使魚價不受影響,提高經濟效益。專池養殖翹嘴紅鲌一般畝產在400千克以上,所以在養殖管理中注意做好魚病的防治、餌料投喂和防止魚類浮頭等工作。
二、網箱專養模式這種養殖模式適合于江河、湖泊、水庫等大水面水域,周邊環境無化工類企業及無污水排放源,要求水質符合GBll607-1989國家漁業水質標準。網址應選擇在水深4米以上、透明度0.5米以上、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pH值7~8.5的水域,同時可考慮水體流動的水域為好,流速在1米/秒,這樣水體溶氧量充足,有利于魚類的生長。網箱—般采用浮動式,網衣用聚乙烯線編結,網目大小以放養的翹嘴紅鲌魚種不能逃逸為標準。網箱規格應根據生產實際需要確定,制成敞口式六面體正方形或長方形網箱,常用規格(長×寬×高)為4米×4米×3米或5米×3米×3米,框架用毛竹或木材等材料做成,排列方式以“品”字形為好。翹嘴紅鲌魚種放養宜在冬季進行,每平方米放養8~12厘米規格的魚種60~80尾,經—年養殖,每平方米可產商品魚40~50千克。投喂餌料有冰鮮魚和配合飼料兩種,日投餌量一般是魚體重的5%~8%,遵循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則。同時要加強網箱的管理,勤洗刷網箱箱壁的附著物,以利于箱內外水體流動,增加溶解氧;及時檢查網箱是否破損,杜絕逃魚現象的發生。網箱養翹嘴紅鲌具有單位面積產量高、捕撈方便和上市靈活等優點,而且可根據市場行情隨行就市,有利于經濟效益的提高。
三、四大家魚親魚塘搭養模式親魚塘一般具有面積大、池水深、水質較好和放養密度相對較低等特點,在充分利用有效水體和不影響親魚生長的情況下,適當搭養翹嘴紅鲌,既可消滅池中小雜魚,又可增加經濟收入。翹嘴紅鲌的搭養時間一般在四大家魚人工繁殖后,約6月中下旬進行,每畝搭養40~50尾,畝產商品翹嘴紅鲌20~30千克,如以鰱魚或鳙魚為主養魚的親魚池,每畝搭養數量還可增加。若是以后備親魚為主的池塘,可在6月底7月初每畝投放青魚夏花魚種1000尾,不但為翹嘴紅鲌提供鮮活餌料,少量存活下來的成為較大規格的青魚魚種,可謂一舉兩得。親魚塘搭養翹嘴紅鲌的優點是養成成活率高,投入少產出大,成魚起捕可在親魚人工繁殖時進行,所以對親魚的生長不影響。這種模式主要適合于四大家魚人工繁殖為主而且規模較大的養殖場。
四、成魚養殖池混養模式這種養殖模式主要適合于一般的常規成魚養殖,根據各種魚類的食性和棲息習性不同進行搭配混養,是一種比較經濟合理的養殖方式。成魚塘一般小雜魚類較多,是翹嘴紅鲌的適口鮮活餌料,混養翹嘴紅鲌后有利于逐步清除小雜魚,減輕池中溶解氧消耗、爭食等弊端,同時可增加單位產量。翹嘴紅鲌放養一般與其它魚種同時進行,尤以冬放時間為好,魚種不易受傷,混養比例10%~15%,約每畝80~120尾,可產翹嘴紅鲌商品魚40~60千克。這種模式在各地普遍采用,尤其適合于中小型養殖戶,其優點是管理方便,不影響其它魚類生長,技術要點是常規魚種放養時規格要求大一些,夏季高溫期間要適時開啟增氧機,以防魚類泛池死亡。
五、河蟹池混養、套養模式這種養殖模式主要是根據河蟹單養產量較低,水體利用率偏低,池塘中野雜魚多且河蟹和翹嘴紅鲌之間棲息習性不同等特點而設計。
①混養:每畝放養200只/千克左右規格的蟹種400~500只和8~12厘米規格的翹嘴紅鲌魚種400~500尾,放養時間在冬季或翌年3月底之前進行。這種模式可提高水體利用率,投喂配合餌料量則根據兩者體重計算,投餌率一般掌握在5%~8%,具體視水溫、水質、天氣變化等情況調整。投喂餌料時翹嘴紅鲌一般只吃浮在水面上的飼料,投放進去的部分飼料因來不及被魚吃掉而沉入水底,而河蟹則喜歡在水底吃食,兩者飼養各取所需,可以起到養殖雙豐收的效果。
②套養:適合于以養殖河蟹為主且總體養殖規模大的單位和個人,一般在3~4月份,每畝套養5~8厘米規格的翹嘴紅鲌魚種15~20尾,年底可畝產商品魚10~15千克,雖然畝單產不高,但因總體面積大,產量仍很可觀,同樣經濟效益也較好。技術要點是河蟹蟹種規格要稍大,套養翹嘴紅鲌魚種要在河蟹蟹種放養之后進行。
六、珍珠蚌養殖池套養模式這種養殖模式主要根據珍珠蚌與翹嘴紅鲌的食性、棲息習性不同和珍珠蚌養殖池野雜魚較多的特點而設計。翹嘴紅鲌魚種的套養時間一般在每年的冬季或翌年3月前進行,每畝套養翹嘴紅鲌魚種的數量可隨養殖戶(單位)的管理、養殖技術進行調整。如對翹嘴紅鲌投喂餌料可適當多放,畝套養6~10厘米規格翹嘴紅鲌魚種150~200尾,可產商品成魚80~120千克;若不投餌,畝套養20~40尾,可產商品成魚15~20千克。這種套養模式對珍珠蚌的生長無影響,同時可充分提高池塘水體利用率,從而達到珠蚌和魚雙豐收。
七、羅非魚專養池套養模式這種養殖模式主要是根據羅非魚繁殖力強、性成熟早、靜止水體內能自然繁殖,孵出魚苗能為翹嘴紅鲌提供活餌料,又因羅非魚與翹嘴紅鲌食性和生活習性不同等上述特點而設計。羅非魚不耐低溫,當水溫低于15℃時,羅非魚處于休眠狀態。在我國長江流域一帶,羅非魚冬片魚種放養在5月進行,養殖期只有半年時間,池塘空閑達5個月之多,而翹嘴紅鲌在冬季仍能攝食生長,養殖池可利用這段時間作為較小規格的翹嘴紅鲌魚種囤塘培育,開春后出池分養或多余部分出售,從而提高水體利用率和養殖效益。一般每畝套養5~10厘米規格的翹嘴紅鲌魚種20~30尾,可產成魚15~20千克。其優點是翹嘴紅鲌套養成活率高,生長快,可有效控制羅非魚大量繁衍,從而達到減輕池塘養殖密度和增產增收之目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