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四、病害防治
加州鱸對疾病抵抗力較強,一般較少發病,但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池塘老化、水質環境污染、管理與技術措施滯后等諸多原因;其病害時有發生,新的病害不斷涌現,有的已呈暴發趨勢。下面介紹一些加州鱸的常見魚病及防治方法。
(-)細菌性疾病
1.爛鰓病
[癥狀]病魚體色變黑變暗,離群漫游于水面、池邊或網箱的邊緣,對外界的反應遲鈍,食欲不振。鰓瓣通常腐爛發白或有帶污泥的腐斑,鰓小片壞死、崩潰。
[病原]為柱狀纖維黏細菌感染引起。
〔流行情況]發病水溫為23~30℃左右,主要危害魚種和成魚。大雨過后、水溫回升時易發此病。池塘和網箱飼養的加州鱸都有發生,此病危害很大,嚴重時造成大量死亡。
[防治方法]
(1)注意放養密度不宜過大。不喂變質、不潔的飼料;及時清除池內或網箱內殘余飼料。注意控制水質及時換注新水。捕撈和運輸操作時要盡可能避免魚體損傷。網箱周圍放置漂白粉掛袋,讓魚體經常消毒。
(2)以每立方米水體用1一l.2克漂白粉或0.2~0.3克強氯精或2~4克五倍子全池潑灑;網箱可加大2~3倍濃度。或用2%~4%的食鹽水浸浴魚體10~30分鐘,網箱養殖可同時更換新網箱。
(3)在水體消毒的同時,內服抗菌素藥物,如土霉素、紅霉素、氯霉素、強力霉素、氟哌酸,每千克魚體重用藥20~50毫克;或磺胺類藥物,每千克魚體重用藥50~100毫克,拌入飼料連喂4~6天。或選用魚疾寧-2型拌入飼料投喂,每500千克魚用藥1包,連續5天,效果更好。
2.爛嘴病
[癥狀]病魚唇端表皮發白糜爛,有些病魚自吻端到眼球處也發白,在池邊觀察水中緩緩漫游的病魚,癥狀較清楚。張開病魚的口腔,頜齒間上下的表皮發炎充血,嚴重的表皮糜爛脫落,在糜爛處可看到淡黃色的菌團物。
[病原] 為柱狀纖維黏細菌感染引起。
[流行情況]主要危害魚種和成魚,網箱尤為嚴重,發病水溫與爛鰓病相同,有時兩種癥狀同時出現。危害很大,死亡率很高。
〔防治方法〕與爛鰓病相同。
3. 白皮病
〔癥狀]發病初期,體表兩側、背鰭、腹鰭等基部出現白點,然后迅速擴展蔓延,形成不規則的橢圓狀白斑,嚴重時體表會全部變白,病灶處黏膜脫落,有時會出血發炎;病魚常常緩慢浮游于水面,不久死亡。
〔病原〕為白皮桿菌。
[流行情況]該病主要流行期為4一6月,以危害魚種為主,網箱養殖時較多見。此病常與爛鰓、爛嘴病并發,危害較大。
〔防治方法]與爛鰓病相同。
4.潰瘍病
[癥狀〕發病初期,魚體表常出現1個至多個紅色小斑點,隨病程發展,斑點擴大形成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的病灶,形似癤瘡,充血腫脹,鱗片或鰭條脫落、肌肉腐爛,嚴重時露出骨骼。每條病魚出現的病灶大小數量不等,出現病灶的部位在頭部、背部、體側等不定。
[病原〕為嗜水氣單胞菌。
〔流行情況]該病主要危害成魚,一般每年的9月至第二年的4月較常見。受傷的魚很容易引發此病,池塘、網箱均可見到。若繼以水霉病則引起大批死亡,嚴重時死亡率可高達80%。
〔防治方法〕
(1)在捕撈、運輸等操作過程中要盡量避免魚體受傷。冬春季節也要保持水質清新,水溫10℃以上時要適當投少量飼料。
(2)魚下塘或進箱時,要用2%~4%的食鹽水或每立方米水體加漂白粉12克,浸浴5~20分鐘。
(3)投喂氯霉素、強力霉素、氟哌酸、磺胺類藥或魚疾寧-3,投喂方法與用量和爛鰓病相同。同時池塘用每立方米水體l~1.2克漂白粉或2~4克五倍子潑灑,網箱用藥濃度是池塘的3倍。
(4)注射組織疫苗。取病魚的肝、脾、腎及無其他污染的病灶組織,以1:10生理鹽水搗碎、過濾,恒溫60~65℃,經2~2.5小時后,取出加入0.2%的甲醛,即成組織疫苗,每尾注射劑量0.2—0.3毫升,保護力可達75%一85%。
(5)注意控制水質,及時注換新水。
5.腸炎病
[癥狀]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整個腹部至下頜部位呈暗紅色;重癥病魚輕壓腹部可見淡黃色腹水從肛門流出。剖開腹腔見積有大置腹水,流出的腹水經幾分鐘后呈“瓊脂狀”。腸管紫紅色,剖開腸管,見腸內充滿黏狀物;腸內壁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嚴重的病魚整個腹腔內壁充血;肝臟壞死。
[病原]為細菌感染引起。
〔流行情況〕該病全年均可發生,夏天較為嚴重。發病較急,危害較大。
[防治方法〕
(l)嚴禁投喂變質或不潔凈的飼料。
(2)土霉素或呋喃唑酮拌入飼料投喂;每50千克魚用5-10克,連續投喂4~5天;或每50千克氟哌酸拌入飼料投喂;效果也較好。
(二)寄生蟲病
1.車輪蟲病
〔癥狀]病魚不吃食,離群漫游于池邊或水面,魚體消瘦發黑;鰓部常呈現暗紅色和分泌大量黏液,鰓絲邊緣發白腐爛。
〔病原〕為車輪蟲和小車輪蟲。
[流行情況]此病主要危害5厘米以下的種苗。流行期為4~6月。嚴重時可造成死亡。
[防治方法]
(1)控制水質,不要太肥。放養密度不要過大。
(2)按每立方米水體0.7克的硫酸銅、硫酸亞鐵(5:2)合劑全池遍灑。
(3)用3%~4%的食鹽水浸浴5分鐘左右。
(4)每立方米水體用30克福爾馬林溶液;全池潑灑。
(5)每立方米水體用苦楝樹枝葉50克煮水,全池潑灑。
2.小瓜蟲病
[癥狀〕肉眼可見病魚體表、鰭條上出現白色小點狀囊孢,寄生嚴重時,可產生大量黏液,病魚體表如覆蓋一層灰白色的膜。
[病原]為多子小瓜蟲侵入皮膚和鰓部引起。
[流行情況]此病各種規格的加州鱸魚均有寄生,但主要危害3~4厘米的苗種。流行水溫為15~25℃。此病以室內水體小、密度大的培育池較為常見。
〔防治方法]
(1)每天每立方米水體用干辣椒0.3~0.4克和干姜0.15克煎煮成汁,全池遍灑,連續3天。
(2)每立方米水體用0.05克孔雀石綠和25克福爾馬林合劑,全池潑灑。
(3)用1/4000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浴。
3.杯體蟲病
[癥狀]被寄生的病魚體色暗黑,群游于水面,如水中缺氧而浮頭的魚一樣,但往水中沖水或充氧魚仍不下沉。病魚鰓、體表、鰭條黏附有灰白色的絮狀物,將此物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大量的杯體蟲。
[病原] 為杯體蟲。
[流行情況]該病主要危害5厘米以下的苗種。流行期為夏、秋季。發病時感染率高達90%一100%,可造成死亡。
[防治方法〕與車輪蟲相同。
4.錨頭鳋病
[癥狀]病魚煩躁不安,食欲不振。體表著生有針狀的錨頭鳋,著生部位周圍組織發炎紅腫,出現紅色斑塊,繼而組織壞死,為水霉和細菌的入侵創造條件。
[病原〕為錨頭鳋。
[流行情況〕此病全年均可發生,以春、夏、秋季危害嚴重,各種規格的加州鱸均可發生,個體較大的一般死亡率不高,但魚較瘦;外觀難看,失去商品價值。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帶水清塘,殺滅錨頭鳋幼蟲和成蟲。苗種放養前用3%~4%的食鹽水浸浴5分鐘或每立方米水體用15~20克高錳酸鉀浸浴0.5~l小時。
(2)每立方米水體用馬尾松葉25克搗汁全池遍灑。
(三)真菌病
水霉病
[癥狀〕病魚體表傷口或鱗片脫落處附著一團團灰白色的棉絮狀絨毛,病魚食欲不振,虛弱無力,漂浮水面而終至死亡。
[病原] 為水霉或綿霉。
[流行情況〕此病主要流行于冬、春季,魚卵及各種規格的加州鱸均可發病。魚體外傷后易患此病,常在潰瘍病灶中繼發感染,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
(1)用4%的食鹽水浸浴3~5分鐘。
(2)每立方米水體用亞甲基藍2~3克,全池遍灑。
(3)每立方米水體用食鹽、小蘇打各400克,全池潑灑。
(4)每立方米水體用1克孔雀石綠浸浴,每天1次;水溫20℃時,每次15~20分鐘。水溫越高時間越短;水溫低時間就稍長,連續3~4天。
(四)其他疾病
1.屈骨病 魚體脊椎骨發生異常而彎曲。發生原因不明,可能是孵化時分裂異常所致,暫無治療方法。此種形態的魚生長頗慢,所以不宜養殖,放種時應選出來,不要混入。
2.營養性魚病 病魚通常生長緩慢,體色黑暗,眼球水晶體混濁類似白內障癥狀,一些病魚呈現體色蒼白、肝失血等綜合癥狀,為營養不良所引起。防治方法可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及畜用維生素,每100千克飼料添加15~20克,連續1周。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