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鯉魚是在亞洲原產的溫帶性淡水魚。喜歡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緩慢的河川里。
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很早便在中國和日本當作觀賞魚或食用魚,在德國等歐洲國家作為食用魚被養殖。
背鰭的根部長,沒有脂鰭,通常口邊有須,但也有的沒有須。口腔的深處有咽喉齒,用來磨碎食物。
鯉魚的種類很多,約有2900種。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雖各地品種極多,形態各異,但實為同一物種,唯在西南地區生活著15種地域性種類,其中分布于云南湖泊中為11種,2種在廣西西江,1種在廣西欽江和海南,1種在四川邛海。近幾年來,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快速生長轉基因鯉魚的誕生,使鯉魚的生長速度提高140%以上,味道更鮮美,轉基因鯉魚的商品化,將為鯉魚的養殖開拓更為廣闊的前景。
觀賞用的鯉魚
觀賞用的錦鯉魚,被養殖在全世界。以日本最為先進,是由各種顏色美麗的鯉魚交配出來的。顏色雖不同,但都屬于同一種類。
鯉魚肌肉營養成分的組成,隨品種和生長階段而有所變異,其變化范圍為:水分占75.0-79.6%,蛋白質14.8-20.5%,脂肪1.1-8.7%,灰分1.0-1.2%。食用價值為每公斤魚肉總發熱量1415大卡。可食部分占魚體重的52.02%;總重的發熱量每公斤為792.4大卡。蛋白質中所含數種人體氨基酸的含量都比較高(見下表)。每百克可食部分還含糖類0.2克,熱量88-115千卡,鈣28.0毫克,磷175-407毫克,鐵0.5-1.6毫克,以及多種維生素。
鯉魚的肉、膽、血均可入藥。其肉性味甘、平,有下水氣、利尿消腫功效;入藥可開脾健胃、利小便、消腹水、消水腫、止咳鎮喘及發乳。在治療門靜脈肝硬化,慢性腎炎,消瘦性浮腫,孕婦水腫,產婦乳汁不通或量少,全身虛弱,婦女月經不調,腰疼痛,頭昏心跳,不思飲食,婦女血崩,咳嗽氣喘,腳氣腫痛,步行艱難等癥方面均有良好療效。其血可治口眼歪斜。其膽性味苦、寒、有毒,有消熱、消炎、明目之功效;可治目熱、赤腫青盲、耳聾、急性和慢性中耳炎。鯉魚膽雖可治病,但膽汁有毒,這種膽汁毒素能耐熱,吞食生、熟魚膽均會中毒。中毒過程主要作用與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短期內引起胃腸癥狀,肝、腎功能衰竭,常合并發生心血管與神經系統病變,引起腦水腫、中毒性休克,有時雖采用改善腎功能的措施也難奏效,嚴重者可致死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