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鰻魚集約化養殖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細菌性腸炎病發生,特別是在福建養鰻發達地區屢見不鮮,該病不易徹底治愈,且復發率高,嚴重困擾廣大養殖業者。
病原及癥狀:腸炎病的病原主要是由腸型點狀產氣單胞桿菌及溫和氣單胞菌引起。外表觀察通常可見肛門紅腫,排泄物呈灰白色漂浮于水面,病鰻離群獨游,活力下降。解剖可見鰻魚腸壁微充血或嚴重充血,內含淡黃色或藍色粘液,輕壓腹部可流出濃汁,嚴重時消化道積水,使腹部膨脹。肝臟腫大呈脂肪狀
流行特點:腸炎病一般全年都有發生,但最為流行的是每年的5-10月份,這個季節里氣溫適宜,一方面鰻魚攝食旺盛,有些鰻場不斷提高攝食量,造成部分鰻魚暴食,這樣也很容易引起腸道損傷感染,另一方面這個季節里水溫升高,細菌繁殖較快,稍微不注意,消毒沒有跟上也容易引起感染,特別是梅雨季節,應特別注意。
預防:在常規的預防中,大多數鰻場采用抗生素藥物如氯霉素、氟哌酸等內服,然而抗生素長期服用不但對鰻魚生長產生負面影響,而且更易產生抗藥性,使腸炎病反復發作,造成損傷鰻魚內臟器官機能如肝臟,直接影響生長速度。
實踐證明:添加非藥物性物質,可以輔助消化系統營養機質,更有效的促進鰻魚腸道理想微生態環境的形成,減少腐敗性代謝產物的含量,增強鰻魚機體內免疫功能,調整機體代謝,大幅度減少腸炎病的發生率,達到理想的抗病能力。
現將幾種長期在飼料中添加多糖類物質及其它抗病因子來預防腸炎病方法介紹如下:
1.有益微生物活力菌每公斤飼料添加2-3g。
2.果寡糖每公斤飼料添加1-2g。
3.多聚磷Vc每公斤飼料添加1-2g。
4.EZO每公斤飼料添加0.5-0.8g或1-1.5g。
當細菌性腸炎病發生時,采用以下方法治療,療效甚佳,很值得各類養殖業者采用:
1.腸炎停每公斤飼料添加0.5g、多聚磷VC每公斤飼料添加2g、活力菌每公斤飼料添加4g,連續投喂5-7天為一療程。
2.在內服治療藥物的同時,同時全池潑灑鰻神2-3ppm,3小時后全池潑灑二氯海因0.5ppm或溴氯海因0.5ppm或速效液體ClO23-5ppm保持24小時后換水。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