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小型水庫一般水深在10米左右,溶氧及餌料豐富,面積不大,在幾十畝到幾百畝之間,是施肥養魚的理想水面。結合我縣幾十座小型水庫施肥養殖技術,介紹幾個要點。
一、合理放養
1.放養大規格魚種 水庫養魚的主要經驗之一,就是要放養大魚種。水庫比池塘敵害多,餌料基礎差,小魚種逃避敵害能力差,攝食能力也較低,所以放養魚種規格太小,成活率較低。一般應放養在13厘米以上的大規格魚種;方能取得較高的回捕率和商品率。
2.品種搭配要合理 采用化肥養魚,應以鰱鳙為主,其產量可占總魚產量的90%以上,放養鰱、鳙魚比例為4:1。搭配草、鯉、鯽魚種占20%-30%。水庫放養密度,應根據水中餌料生物多少和施肥多少而定,一般畝放200-500尾,當年可達商品規格。
3.適時放養 水庫投放魚種,以秋冬時節放養為佳,可使魚種提前適應大水面的生活環境。同時,由于冬季兇猛魚類活動能力減弱,攝食量減少,有利于提高魚種的成活率。投放地點要選擇在上游避風向陽處,分點投放,切忌放到大壩、排水閘附近。
二、合理施肥
小型水庫養魚高產的技術關鍵是合理使用肥料。施肥應視水體情況和季節不同確定施用量,以施后透明度為25-30厘米、水色黃褐或褐綠色為好。4-5月施有機肥為主,每畝施有機肥250-300千克,同時兼施無機肥;6-8月施無機肥為主,氮肥與磷肥混合施用,比例為2:1,氮肥施1.5-2.5千克/畝,磷肥2.5-5千克/畝,每10-15天施一次。氮肥以尿素或碳銨為主,磷肥以過磷酸鈣為主,先施磷肥,后施氮肥,不能顛倒,以免造
成死魚。施肥選擇在晴天,用潑灑法施于水庫的上中游淺水區,應避開水草叢生處,下游深水區和靠近大壩處不施。
三、魚病防治
小型水庫應以防為主,防重于冶。魚種放養前必須消毒;平時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庫潑灑,高溫季節定時調節水質,發現魚病及時洽療。一般常發生爛鰓、打印病,有錨頭鳋、角鲺寄生。細菌性疾病可用漂白粉1克/米3全庫潑灑,寄生蟲病可用90%晶體敵百蟲0.3-0.5克/米3全庫潑灑。
四、日常管理
1.經常施放生石灰 通過施生石灰提高水域的pH值和硬度,增加鈣鹽,促進水域物質循環,改良水質,有利于魚類生長和抑制角.病發生。一般每畝每次施生石灰15-20千克,每月一次。
2.及時除野 在魚種放養前,冬季枯水季節采用聯合漁具除野或藥物毒殺野雜魚。養殖期間,要定時用圍網、拖網,誘捕野雜角,提高投放魚種的成活率。
3.機械配套 小型水庫施肥精養,要有增氧設備、運輸設備、排灌器械、防逃設施、捕撈網具。
4.專人管理 水庫要有專人值班,注意收聽天氣預報,了解防汛、灌溉等情況,經常檢查攔魚設施,及時打撈漂浮物,保證排水口通暢,防止魚類外逃。要經常觀察水質好壞、檢查魚類生長狀況,以便合理施肥。(摘自科學養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