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淡水白鯧,學名短蓋巨脂鯉,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其體形與海水鯧魚相似,肉厚、味美、刺少、食用方便,深受消費者歡迎。淡水白鯧食性雜、生長速度快、病害少、耐低氧、易捕撈,是優良的養殖品種。
由于淡水白鯧易上鉤,也是很受歡迎的游釣品種。
淡水白鯧生活溫度范圍為12℃~35℃,養殖水溫不能低于12℃,在黑龍江省池塘自然條件下不能越冬。淡水白鯧最先在黑龍江省電廠的溫流水和溫室內養殖,近年來又在室外普通池塘養殖,取得了較好的養殖效果,可養殖90天~100天。
一、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以5畝~15畝為宜,池深2米以上,池底平坦。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滲漏。池塘需配備3千瓦的增氧機一臺。魚種放養前一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池塘水深0.8米~1米,每畝池塘用生石灰75千克~100千克或漂白粉10千克~15千克。之后,每畝施腐熟發酵的糞肥200千克~300千克肥水。
二、魚種放養
4月下旬至5月初,每畝放養規格100克左右的鰱、鳙魚種120尾~150尾。6月上旬,水溫穩定在15℃以上時,每畝可放養規格50克左右的淡水白鯧魚種500尾~800尾。
三、飼養管理
采用配合顆粒飼料馴化投喂,馴化方法與鯉魚相同。在池塘邊搭長3米~4米的棧橋作為投餌臺,邊敲出聲響,邊向池塘內撒餌,使淡水白鯧養成集群上浮搶食的習慣。配合顆粒飼料的粗蛋白含量要求達到28%~32%。每天投喂量占淡水白鯧總重量的3%~5%,每天投喂3次~4次,每次投喂30分鐘~40分鐘,以魚吃八成飽為宜,即投喂至大部分魚游走為止。
四、水質調節
魚入池后,每隔5天~7天加一次新水,至6月中旬水深達到1.5米~1.8米,以后勤補水,保持這一深度。7月~8月份,堅持每天中午開增氧機機1小時~2小時。15天~20天潑灑一次生石灰水,每畝水面用生石灰20千克~25千克。
五、魚病防治
魚種入池前用3%的食鹽水浸洗魚體10分鐘左右。每隔20天全池潑灑一次殺菌藥物,每立方米水用富氯0.2克。防治魚病時,不要使用"敵百蟲"和孔雀石綠,這兩種藥物易使淡水白鯧中毒死亡。
六、捕撈
淡水白鯧易上鉤,飼養期間可開展游釣。進入9月上旬,水溫開始下降,這時淡水白鯧需全部起捕上市,出池規格可達500克以上。
采集: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