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加州鱸魚肉多味鮮,無肌間刺,營養豐富;生長快,適應性強,病害少,容易捕撈。加州鱸魚主要養成的方法有:池塘混養、池塘主養、池塘單養、小池精養等幾種。現將池塘單養畝產750公斤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池塘條件 池塘面積8~10畝,東西向,坡比為1∶3,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埂堅實不漏水,排灌方便,配備增氧機、水泵。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溶氧充足,無污染。冬季清除池塘過多的淤泥,并經過陽光曝曬,魚種放養前,每畝用50~70公斤的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
魚種放養 要求魚種體質好,無病無傷。放養經馴養過的魚種,一般在5~6月份放養當年的夏花魚種。每畝放養規格為8~10厘米的魚種1500~2000尾。
日常管理 飼料投喂。投喂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飼料,如野雜魚、蝦、鰻魚飼料以及人工配合飼料。魚種放養后第二天少量投喂,以后投喂量逐漸增加,恢復到原來的吃食量后,再添加少量改變的飼料,讓魚慢慢適應。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日投喂量為存池魚總重量的10%~15%,依吃食情況和天氣而定,不投喂腐敗變質的飼料。平時注意巡池觀察,注意魚的攝食情況和水質、天氣等情況。遇到異常情況及時解決。
水質管理 根據池塘水質情況一般每隔15~20天加注新水一次,高溫期每5~7天加注新水一次,同時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調節池水pH值,保持水質清新,溶氧豐富,透明度在30~40厘米。
魚病防治 病害以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做好苗種消毒、飼養管理和水質調控工作。每隔10~15天全池潑灑生石灰水一次,生石灰用量為每畝10~15公斤,一方面可防治魚病,另一方面調節水質,改善水體。4~10月份是錨頭魚蚤病流行季節,發病后,每立方米水體用90%晶體敵百蟲0.3~0.5克化水全池潑灑,5天后再用藥一次。
注意事項 (1)放養前先進行清池,除去兇猛魚類。(2)準備充足的動物性飼料。(3)保持水質清新,溶氧豐富。(4)加州鱸魚生長速度不一,飼養1個月后往往形成參差不齊現象,較大的個體會捕食較小的個體,應及時將大小不同的魚分養,達到上市規格的及時捕撈出售。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