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團頭魴人工繁殖主要包括親魚培育、藥物催產和人工孵化等幾個階段。
一、親魚培育
1.親魚來源與雌雄比例 在湖泊水庫或池塘中捕撈成魚時,可選留體質健壯,鱗、紹完整,無病無傷的3齡以上個體做親魚,經過安全運輸放入親魚培育池中,也可由魚種選育而成。選留親魚時,要注意雌雄比例。要求雄魚數量要略多于雌魚,一般雌雄比例在1:1.5—2.5。
雌雄魚主要從胸鰭形狀、珠星的多少和腹部大小來鑒別。
2.親魚培育 當年春季收集的親魚,一般通過短期培育就能成熟,不論魚池大小,單養或配養均可獲得良好的效果,培育池的面積一般1畝左右,水深保持在1.2m,可放養100—150kg的團頭妨,并適當配養4—6尾鰱,以調節水質。在早春時,團頭紡親魚經過越冬,體重略減,并且這時青飼料還很少,應主要喂精飼料,使魚體盡快恢復肥壯,等水草和陸草長出后,就逐漸改為青飼料為主,此時精、青飼料的比例約為1:1.6催產前15—20天停喂精料,精料為豆餅、麥芽等,青料為苦草、輪葉黑藻、萵苣葉等, 青 料的 喂量以每天4-6小時吃完為度,每尾親魚1天的精料,最多25—30 g。池中要經常加注新水,以促進性腺發育。在接近產卵期,水溫達到16—17Y時,要將雌雄魚分開,以避免親魚零星自產,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
二、親魚藥物催產
在生產中,普遍采用藥物催產進行繁殖。要選擇性腺發育良好的親魚注射催產劑。催產劑的種類主要有鯉、鯽腦垂體,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LRH—A。用腦垂體的劑量以雌魚每公斤體重6—8,mg果較好,絨毛膜以600國際單位效果較好,LRH—A以60—100ug較好,雄魚減半。一般采用一次胸腔注射法進行催產,在水溫24—26℃時,效應時間為8小時左右。
三、人工授精與脫粘
團頭魴卵的粘性較弱,用魚巢集卵和孵化容易脫落影響生產,為此可采用人工授精并脫粘的方法取得受精卵。親魚注射催情劑后,經8小時左右,可見雌雄親魚追逐激烈,此時可事先準備一干燥面盆,然后捕起發情激烈的雌雄親魚,分別用濕毛巾擦干體表水,然后將卵和精液擠于面盆中,在擠入精液的同時,用毛翎輕輕攪動,使精卵充分接觸,攪動1—2分鐘后,再將卵子徐徐倒入事先準備好的滑石粉脫粘液中,每10L滑石粉脫粘液可放卵1—1.5kg,要邊倒卵子邊用羽毛攪動,使卵子充分分散在脫粘液中,需攪5—10分鐘,然后放人草、鰱魚的孵化設備中進行孵化。
四。人工孵化
脫粘后的團頭鮑魚卵,可放入孵化缸中孵化,放卵密度為每100kg水50—100萬粒,也可在孵化環道中進行孵化,放卵密度為70—80萬粒/m2,由于卵的體積較小,比重較大,故水流要適當比草、鰱魚卵的孵化水流大,防止沉底死亡。一般在水溫25—26cC時,1—2天可孵出,出膜后4—5天長到6—6.5mm出現腰點時,就可以出苗過數,下塘飼養或外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