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池塘采取魚類、青蝦、河蟹、泥鰍等多品種混養模式,能充分利用水體空間,發揮各養殖品種快速生長的優勢,達到降低飼料消耗、成本低、資金周轉快、效益高和避免單一養殖風險的目的。現將其養殖模式介紹如下:
(一)池塘準備 池塘面積不限,一般10-30畝為宜,水深要求達到1.5米以上;池底為沙質壤土,淤泥較少,水源水質良好,注排水設施齊全,池塘內側用密眼聚乙烯網布埋人士中作護坡和防泥鰍、河蟹等鉆洞,池埂牢固,不漏不滲,用石棉瓦等材料作防逃墻。每年冬季池塘清淤修補,經冰凍、日曬20天左右,過濾注水后,每畝用生石灰150千克嚴格消毒,并移植水花生作蟹的附著物。
(二)苗種放養 清塘消毒后每畝放養每千克2000尾左右的幼蝦3千克;5月份前后每畝放養每千克80尾左右的抱卵親蝦0.5千克。2月份每畝放養每千克30尾左右的異育銀鯽魚種800尾;每畝放養每千克20尾左右的鰱、鳙魚種(比例7:3)100尾:每畝放養每千克12尾的草魚種30尾;6月中、下旬每畝放養異育銀鯽夏花1200尾;鰱、鳙魚夏花110尾。5月份前每畝放養每千克2000只左右的“豆蟹”1500只,或3月份每畝放養每千克160-240只“扣蟹”。1000只。歷年養殖蝦、蟹的池塘,泥鰍能自然繁殖,如數量不足在6月份補放每千克100尾左右的鰍種,達到每畝1000尾左右。
(三)餌料投喂 河蟹的餌料品種主要是小麥、麩皮、小雜魚、豬血和畜禽下腳料,后期增喂部分飼用南瓜、豆餅等。采取“兩頭精、中間粗”,葷素結合,合理搭配,定點投喂的方法,每天傍晚投喂1次,一般按估算在池蟹重量的7%左右安排日飼料投喂量。魚飼料主要為菜餅、棉粕,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為在池魚體重量的5%-10%。從6月份開始每3天從天然水域中撈水草投入池中。青蝦和泥鰍主要利用蟹、魚的飼料和殘餌,一般不專門投餌。
(四)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巡塘一次,根據水質、天氣、浮頭情況隨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正常情況每周加水1-2次,每次加水量視池塘蝕水情況而定,一般20-30厘米,高溫季節適當換水,保持溶氧充足,水位相對穩定,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水質達到“肥、活、嫩、爽”的要求。每20天左右施1次生石灰,每畝每次10-15千克,既可消毒防止魚、蟹病害,又能改善水質,調節ph值,還能增加鈣質,促進蟹、蝦的蛻殼與生長。經常檢查防逃設施有無破損:進排水口要加密眼網袋,出水口用鐵絲網建攔柵,防止養殖對象逃逸,魚種和泥鰍放養時用3%食鹽水浸浴10分鐘,蝦、蟹種放養時用濃度為百萬分之50的高錳酸鉀藥浴2-3分鐘。生長季節每個月加喂一次藥餌(50千克飼料加大蒜素25克,每日2次,連喂3日)。另外,對于肥料、水草和餌料臺、工具等經常用漂白粉消毒。
(五)捕撈暫養 成蟹捕撈在10月份以后進行,采取利用生殖洄游傍晚上岸的習性,徒手捕捉與地籠張捕相結合,捕撈的河蟹暫養在蟹箱中待售。泥鰍捕撈采取張捕、流水刺激捕撈和在水花生群落底部抄捕等方法捕捉。捕獲的泥鰍分規格暫養在池壁光滑的水泥池中,保持溶氧充足,溫度高時適當投喂餌料,待春節前后價格高時銷售。異育銀鯽在6月份以后用“花籃”張捕“熱水魚”上市,每月捕2-3次,“熱水魚”上市量占總產量的70%左右。青蝦從5月份開始用地籠張捕“麥黃蝦”上市,一般捕至9月份,使放養的幼蝦基本捕盡。12月底干塘將所有剩余的養殖品種捕獲,騰塘作下一個周期使用。眼網袋,出水口用鐵絲網建攔柵,防止養殖對象逃逸,魚種和泥鰍放養時用3%食鹽水浸浴10分鐘,蝦、蟹種放養時用濃度為百萬分之50的高錳酸鉀藥浴2-3分鐘。生長季節每個月加喂一次藥餌(50千克飼料加大蒜素25克,每日2次,連喂3日)。另外,對于肥料、水草和餌料臺、工具等經常用漂白粉消毒。
(五)捕撈暫養 成蟹捕撈在10月份以后進行,采取利用生殖洄游傍晚上岸的習性,徒手捕捉與地籠張捕相結合,捕撈的河蟹暫養在蟹箱中待售。泥鰍捕撈采取張捕、流水刺激捕撈和在水花生群落底部抄捕等方法捕捉。捕獲的泥鰍分規格暫養在池壁光滑的水泥池中,保持溶氧充足,溫度高時適當投喂餌料,待春節前后價格高時銷售。異育銀鯽在6月份以后用“花籃”張捕“熱水魚”上市,每月捕2-3次,“熱水魚”上市量占總產量的70%左右。青蝦從5月份開始用地籠張捕“麥黃蝦”上市,一般捕至9月份,使放養的幼蝦基本捕盡。12月底干塘將所有剩余的養殖品種捕獲,騰塘作下一個周期使用。
采集: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