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池塘養蟹,如何才能獲得高產高效?山東省濟寧市數十位養蟹大戶的答案是:強化夏季河蟹生長發育旺季的管理,對河蟹嚴抓"四環"。
第一環: 強化水質管理 在炎炎夏季,水溫高,水質極易敗壞,應加強水質管理,保持水質活、爽、嫩,溶氧高,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具體方法:
一是加深水位,保持池塘正常水位在1.5米左右。養殖遼蟹的池塘,水深要達2.0米以上,以免灼傷蟹體。二是高溫季節,每3-4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30-40厘米,最好邊排邊注,使池水呈微流水狀態。換水時應保持水位穩定,遇到惡劣天氣,水質變化時,要加大換水量,盡量加滿池水。換水前要撈去池中的殘留物,避免水質污染。如發現河蟹往岸上爬的次數和數量增多、口吐泡沫,多為缺氧現象,應立即換水并加大換水量。三是每隔7-10天,潑撒1次生石灰,每次每0.067公頃用生石灰15千克,如此有澄清水質、增加水體鈣質的作用。
第二環: 合理移栽水草 在蟹池內,移栽伊樂藻、水花生、苦草、輪葉黑藻等水草,覆蓋率最好在50%左右,使河蟹生長在多水草的水體中,接近自然生態條件。水草不僅是河蟹喜愛的植物飼料,還可為河蟹提供隱蔽場所,是附著生物的基質;同時它們具有吸收水體中多余的有機質,降低水的肥度,澄清水質,加強光合作用,增加水體溶氧,高溫季節吸收太陽熱能,降低水底溫度,改良水環境等重要作用。要及時撈出腐爛的水草,以免敗壞水質,當水草不足時,要及時補充、添加。
第三環:科學投喂餌料 在夏季應堅持每天早晚投餌,日投餌量為蟹體重的10%左右,以第二天略有剩余為度。其中下午17點投餌量為全天投餌量的70%,對吃不掉的殘餌要及時撈出,以免敗壞水質。餌料要新鮮、適口、不腐爛變質。動植物性餌料要合理搭配。動物性餌料有:小雜魚、蝦、螺螄、蜆、動物內臟、水生昆蟲、蠶蛹等;植物性餌料有:麥類、豆餅、黃豆、瓜果、蔬菜、水草等。其中植物性餌料占60%左右。餌料要做成團或塊,以提高餌料利用率。也可投喂河蟹全價顆粒餌料,投餌時視天氣、水質、河蟹吃食情況靈活掌握。所投餌料要投放在有水草的淺水區,布點要均勻,以保證所有河蟹皆能吃到。
第四環:注重疾病防治 在夏季高溫季節,致病因子多,易引發各種河蟹疾病,尤其是暴發病,因此在整個養殖過程中必須堅持防重于治的方法,輔以藥物防治疾病。可定期交替潑灑1×10-6土霉素粉、(1-2)×10-6硫酸鋅、0.51×10-6蟹安靈等藥物; 經常投喂藥餌,每1 000克蟹重用(0.1-0.2)×10-6克土霉素或紅霉素拌餌投喂; 在飼料中添加適量殼粉、骨粉、魚粉、禽蛋殼粉,以利河蟹脫殼。發現疾病,對癥下藥。寄生蟲病可用(5-6)×10-6福爾馬林或其他殺蟲劑全池潑灑,細菌性病用消毒藥物進行水體消毒2-3次,全池潑灑藥物與投喂藥餌相結合,則效果更佳。
采集: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