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太湖白魚又名翹嘴巴、白魚、白條,體長、側扁,頭背面平直,口上位,下頜堅厚、上翹,豎于口前,眼大,鱗小,側線鱗80~93,背鰭具強大而光滑的硬刺,臀鰭Ⅲ,21~25。
該魚生活在敞水區的中上層,行動迅速,善跳躍,性兇猛,以捕食其它小型魚類為食,體重0.5公斤的個體能吞食10厘米左右的鰱、鳙魚種。生長迅速,體型較大,常見個體為2~2.5公斤,最大者可達10~15公斤,分布于全國各主要水系。太湖白魚作為太湖流域一個重要的特種水產新品種,其養殖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我縣養殖成魚畝產可達230公斤以上,畝產值7000元,畝成本2600元,畝凈收益4400元。現將太湖白魚養殖的主要技術介紹如下:
1.池塘條件水源充足、水質清新,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塘面積一般2~15畝左右為好,水深1~2米,池埂高出洪水位0.5米以上。
2.清塘消毒在苗種放養前15天左右,進行池塘清塘消毒,用生石灰化成石灰乳進行全池潑灑,每畝水深10~20厘米用量75~100公斤,主要殺滅潛在病源體和其它敵害生物。待藥性消失后,注入50厘米以上的河水后就可放養魚種。
3.苗種放養要求畝產200~400公斤,畝放一齡魚種800~1000尾,魚種規格在5厘米以上,最好是10~20厘米;畝放規格在500克以下的二齡魚種400~500尾,大小規格基本一致。適應搭養花鰱,畝放50尾。運輸前要拉網鍛煉,防止操傷。
4.科學投餌投喂飼料種類有冰鮮魚塊和活餌料魚,要求活餌料規格為飼養魚體長的1/3~1/5,并以上層魚為好,如白鰱,花鰱,鯪魚,白鯽及其它小雜魚。
投飼方法:①投喂冰鮮魚餌,飼養魚必須經過馴化過程,3~5厘米時投喂冰鮮魚制成的魚糜,每日4次;10厘米以上投喂切碎的冰鮮魚塊。投喂方式有兩種,一是定點投喂,以每次投喂后在2小時內吃完為限;二是人工拋投,投到太湖白魚不來搶食為止。人工養殖太湖白魚正常情況下,餌料系數為4左右;②投喂活餌料魚,每5~7天投喂一次,投喂量為太湖白魚存塘量的1~2倍,吃完后馬上投喂,吃不完要推遲投喂時間。并要注意經常觀察魚的吃食、活動情況和天氣變化,靈活掌握投飼量。
5.飼養管理第一階段,放養后到4月,規格在20厘米以內,主要靠培育浮游生物為主,水質要求適應浮游生物的生長,太湖白魚生長速度很快。
第二階段,池塘中的浮游生物吃完后就要開始人工投喂適口的餌料,計劃投喂什么種類的餌料,就用什么餌料進行馴化,餌料規格由小到大,適口為好。整個飼養過程中,水質保持清新,透明度應控制在30厘米左右。當水質過濃,魚類吃食量減少時,應及時注入新水調節水質,并準備開啟增氧機或水泵沖水等增氧措施,預防魚類缺氧浮頭。
6.病害防治太湖白魚寄生蟲病應引起重視,尤其是小瓜蟲和指環蟲病,這二種寄生蟲病往往并發,來勢擊猛。根據我縣養殖情況,該病除了夏季高溫季節沒有發生外,春、秋、冬季均有發生。太湖白魚池塘養殖需要保持適當肥度,除肥水下塘外,養殖過程中也要適時追肥,使池水透明度保持30~40厘米。預防寄生蟲病,除了做好池塘石灰清塘、魚種藥物浸洗之外,養殖過程要定期進行藥物預防,外消用原蟲凈,內服藥物可用殺蟲精,預防效果明顯。
7.捕撈及運輸太湖白魚善跳越,拉網捕撈時應加蓋網。由于太湖白魚性情急燥,容易受傷,操作不當會給長途運輸帶來一定的難度。如果在捕撈時保持不受傷,人工養殖的太湖白魚的運輸成活率也很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