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1999年,我們在高郵市川青鎮水產站試驗場進行了異育銀鯽池塘大規格魚種培育試驗,畝產魚種631公斤,其中異育銀鯽279公斤,畝創純利1278元。
一、材料與方法
1.池塘條件。面積10.5畝,水深2米,淤泥深30厘米左右,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水質清新,進排水方便,機泵1臺套。
2.清塘。分兩步進行,一是清整埂坡,清除雜草;二是藥物消毒,魚苗入池前10天,每畝用150公斤生石灰干法清塘。
3.肥水。清塘消毒5天后,池塘進水用40目篩絹過濾,以防野雜魚及其他敵害生物進塘,放水深度50厘米。同時一次性施放發酵處理的雞糞400公斤,以培育浮游生物,為魚苗入塘準備適口餌料。
4.魚苗入塘。異育銀鯽魚苗來自高郵市川青鎮異育銀鯽良種基地,鰱、鳙魚苗來自高郵市水產良種場,用雙層氧氣袋運抵塘口。下塘前,將裝有魚苗的氧氣袋放入池中,靜置15 分鐘,使魚苗逐漸適應溫差。輕提袋底,慢慢將魚苗放入池中。試驗塘共放魚苗10.5萬尾,其中:5月10日放養異育銀鯽魚苗6.5萬尾,5月30日,放養鰱魚夏花3.5萬尾,鳙魚夏花0.5萬尾。
5.餌料投喂。魚苗下池后12天起,投喂自制的1號混合料(黃豆粉20%、小麥粉40%、菜餅40%),30天后投喂自制的2號混合料(菜餅90%、小麥粉10%)。全年共用菜餅11760 公斤,黃豆粉630公斤,小麥粉1522公斤,合計13912公斤,畝平1325公斤,餌料系數 2.1。做到“四定”投餌,即定時、定位、定質、定量,每天投喂兩次,上午8~9時,下午 2~4時,日投餌量根據季節、天氣和魚體攝食、活動情況確定,約占在塘魚體重8%左右。
6.水質管理。一是適時、適量、適法追肥。6~8月份,每15~20天追肥一次,根據水色情況,每次追磷肥5~10公斤,做到少量、多次、均勻潑灑,以保持浮游生物合理的組成與量。二是經常加注新水,每7~10天一次,每次20~30厘米,同時每隔20~30天施生石灰(每畝20~30公斤),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保持水質“肥、活、嫩、爽”。
7.病害防治。堅持以生態預防為主,藥物治療為輔。除做好清塘、苗種入池前消毒,加強飼養管理等工作外,在“大麥黃”、“白露心”期間,采用外用強氯精全池潑灑,內用魚血康拌餌內服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魚病。
二、結果與討論經過155天的精心飼養,共收獲魚種6625公斤,畝平631公斤,其中:異育銀鯽2930公斤,畝平279公斤(4912尾);鰱3400公斤,畝平324公斤(3176尾);鳙295公斤,畝平28公斤(444尾)。總產值31595元,畝平3009元;總支出15028元,畝平1431元;總毛利16567 元,畝平1578元,投入產出率為1∶2.1
由上可見,只要品質純正,畝放異育銀鯽魚苗6000~7000尾,另可配放鰱、鳙3000~ 4000尾。通過精心飼養,畝可收獲60克左右異育銀鯽250公斤以上,不僅當年魚種生產效益好,而且翌年異育銀鯽上市規格可達300克以上。
采集:鄧潔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