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中華烏塘鱧屬鱸形目、塘鱧科、塘鱧屬,俗稱蛆魚、土魚、鱘虎等,為近內海暖水性小型魚類。廣泛分布在我國南方沿海海水比重低的河口淺水區域,生活在中低潮區、有紅樹林的灘涂和淺海,喜鉆洞,有穴居的習慣。生活在天然海區的中華烏塘鱧,以小型魚、蝦、蟹類、貝類為食,食性較兇猛且貪食。中華烏塘鱧的表皮有豐富的血管,可以作為輔助呼吸器官,因而其露空后,只要保持皮膚濕潤,仍可存活十多天,是一種適合活運遠銷和出口創匯的良好海鮮品種。
中華烏塘鱧營養豐富,肉味鮮美,并具有滋補生肌的功效,深受消費者青睞。近年來,沿海中華烏塘鱧養殖已成規模,僅我們防城茅嶺鄉兩個村(響水、大陶),養殖面積就有千余畝,但養殖技術還不夠規范,常因管養不善引發魚病而造成的養殖風險較大,整體養殖產量懸殊,單產在100-300公斤不等,個別養殖雖然獲得高產,但持續性和穩定性仍差,在此談幾點舉措供養殖者參考。
一、仿自然環境進行生態式養殖
中華烏塘鱧養殖是一個集約化、高密度的生產過程,與自然環境下的野生狀態相差很大,在中華烏塘鱧養殖過程中,如何模擬自然環境,實行生態式養殖,是值得認真探索的一個關鍵性技術問題。
1、營造模擬自然環境:根據中華烏塘鱧喜鉆洞、營穴居生活的習性,魚塘內可用瓦筒、大口徑竹筒或塑料管等作為棲息隱蔽物,俗稱“魚屋”。在“魚屋”側邊和頂部多開一些孔作為進出洞口,便于魚的活動。養殖面積一般以0.5-1.5畝為宜,水深1.5米左右,最好用石砌塘基,塘底鋪沙,且要平坦,排注水方便。泥塘埂上最好種植一些植物,若是水泥池養殖,可使用遮光網等,防止強光照射及烈日曝曬。淡水養殖的池塘,可栽種水葫蘆,占池塘面積的1/3左右,既可提供隱蔽場所,又可吸收水中有害物質、凈化水體。
2.保持模擬自然環境的手段:科學投喂餌料及池水管理是生態養殖的重要方面,在夏、秋季養殖,每天應換水1/4-1/2,海水養殖在小潮期不能添換水,必須在小潮期前加滿—塘水,封好閘門,盡可能保持適宜水位;冬、春季養殖可2-3天換水一次。中華烏塘鱧養殖周期較長,在養殖過程中,殘餌和排泄物會淤積“魚屋”,因此一般每二個月要清理一次“魚屋”。清理“魚屋”工作必須注意幾個方面:①選擇晴天涼爽天氣進行;②魚捕起后要放置于陰涼通風之處;③徹底清理“魚屋”和池塘雜草淤泥等雜物,并且消毒藥物處理;④采用低毒高效消毒藥物并掌握好適當用量;⑤稱量魚總重量,便于準確調整投餌量,避免殘餌污染魚塘,確保良好養殖環境。
二、淡水馴化養殖
中華烏塘鱧是一種暖水性淺海咸淡水魚類,廣鹽性,適宜鹽度為5‰-15‰,具有較強的滲透壓調節能力。福建省漳州市曾報導進行中華烏塘鱧小規模淡水馴化養殖試驗,獲得成功,這是值得進一步探索探討的一項新技術。
馴化淡水養殖中華烏塘鱧有幾方面好處,其一,因中華烏塘鱧養殖水體較小,要求換水次數較多,淡水養殖較之易選址,水質管理更方便,不像海水養殖會受天文潮汐的影響;其二,營造自然生態環境比海水養殖更易解決,如水生植物品種多,用作遮蔭物并能調節水質也易于解決;其三,海水養殖鹽度過高(25‰以上),魚生長速度慢且較易發病,所以魚塘以選擇在河口或港灣以及淡水水源充足的沿海地帶為佳,也因為如此,對海水養殖倍受限制,若池塘條件不大好,遇到烈日高溫天氣,問題就難以避免。淡水養殖可大大地避免了這一問題的發生;其四,可增加淡水養殖高檔優質品種,擴殿中華烏塘鱧養殖規模,必定帶來增立增收的希望和效果。
淡水馴養中華烏塘鱧,其淡化規模最好從夏花開始,借鑒南美白對蝦淡水馴養方法,放養前1—2天,在消毒好的養殖池塘中,每畝投放100-150公斤生鹽,將池水調配有微量的鹽度。中華烏塘鱧魚苗淡化池水鹽度每次調節降幅不得超過4‰,淡化期間,注意給水池充氣加氧,同時適時投喂新鮮魚肉。大約經7—10天的淡化,魚池水的鹽度在1‰以下并穩定兩天后,將夏花魚苗移人準備好的池塘進行養殖,再讓魚苗適應一星期后,逐漸加入淡水,直至純淡水養殖。
三、人工配合飼料馴化飼養
據調查,我地養殖中華烏塘鱧,投喂的食物均在鮮活或冰鮮的小雜魚、貝類為主,受客觀因素影響較大,導致鮮料不鮮,或者當天飼料采購出現意外,造成飼料短缺也是常事。再者,一般中華烏塘鱧養殖水體較小,水體交換能力較差,若長期投喂鮮料,極易污染水質,從而引發魚病,在養殖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弊端。因此,投喂餌料應逐漸過渡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這樣,飼料來源運輸方便,營養全面且有保障,同時投喂管理方便,可大大減少鮮料本身及其殘餌對水質的污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馴食方法:中華烏塘鱧為洞穴底層的肉食性魚類,在暗處覓食的習性,根據這一特點,中華烏塘鱧種苗馴食應從12朝前開始,選取高蛋白且營養全面的人工配合飼料,用中華烏塘鱧喜食的鮮料作誘食劑,用熟面粉作粘合劑,在對中華烏塘鱧馴食的過程中,應逐漸減少鮮料的數量,并逐步加大人工合成飼料的份量。用于馴食制作的飼料,也由沉性變為半浮性到浮性。開始對中華烏塘鱧馴食的前一天,不要投喂飼料,讓它在饑餓狀態下馴食,效果更佳,一般馴化一星期即可達到目的。
2.投餌量:每天定時投喂2次,分早晚投喂。投餌量要根據魚的重量、攝食、水質、水溫、天氣等情況,決定每次的投餌量,一般投餌量為魚總重量的4%-10%,平時注意觀察,避免殘餌過多污染魚塘造成魚病損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