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們通過近兩年對大菱鲆纖毛蟲病100多例的研究與治療發現纖毛蟲病并不可十白,主要是解決好纖毛蟲病的發病機理、預防方法和治療方法。一般的纖毛蟲病可以有效地治療,發病初期一般可以控制。
一、纖毛蟲病的發病機理
1.纖毛蟲形態特征
目前發現的纖毛蟲有幾種,大小形態各異,但都屬纖毛蟲類。主要形態特征:形態為瓜籽狀,在顯微鏡高倍鏡(10×40)下可看出周身有纖毛,運動,大小幾十到幾百微米。
2.發病部位
發病初期,從魚鰓上取一段鰓絲置于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發病后期魚腦里也可發現大量的纖毛蟲。另外,在魚體表面的潰瘍面上也可發現有大量纖毛蟲。
3.發病原因
(1)魚苗種質退化或者不健康。新買的魚苗如果體質較弱或不健康,加上換到新的水環境等原因,易誘發纖毛蟲病。
(2)水質惡化、飼料不衛生。在養殖過程中,由于深水井的水質惡化,包括溫度變化,水質混濁,污染物進入等原因,造成養殖環境惡化,導致纖毛蟲病發生。另外在飼養過程中,變質飼料或飼料添加劑添加不當也容易造成纖毛蟲病的發生。
(3)濫用消毒劑和抗生素是誘發纖毛蟲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很多養殖戶缺乏基本的藥理學知識,對消毒劑及抗生素的作用機理搞不清楚,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誘發纖毛蟲病。例如,甲醛作為消毒劑很多養殖場在用,但是甲醛既可以殺死纖毛蟲也可以誘發纖毛蟲。我們在實驗室里,將纖毛蟲置于200毫升/米3的甲醛中纖毛蟲很快死亡。而為什么在生產現場用甲醛治纖毛蟲會越治越厲害?主要原因是甲醛也可以破壞鰓絲從而更易誘發纖毛蟲寄生于腐爛的鰓絲上。
4.纖毛蟲病的成因
通過近兩年的研究發現,纖毛蟲主要是從魚鰓部侵染魚體,發病期進入腦部等器官。導致魚體直接死亡的原因是魚鰓部腐爛,而致死亡。
纖毛蟲病的發病時間少則半個月,多則一二個月,發病時間很長,目前來看,混合感染或繼發性感染導致纖毛蟲病有以下幾個情況:
①鰓絲弧菌感染引起的繼發性纖毛蟲病。
②細菌性魚病引起的并發癥纖毛蟲病。
③摻入含有大量纖毛蟲的自然海水(這種情況較少)。
二、纖毛蟲病的預防與治療
1.預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水環境。在養殖過程中,首先注意保持水質的鹽度、溫度、透明度,不要有大的變化,有條件的廠家定期測量溶解氧、氨氮含量等水質指標。
(2)定期清掃池底和消毒。對養殖池采用1-2天掃底,投餌后大排水一次,及時清污,保持池底的清潔衛生,每半個月對魚池消毒一次,可采用甲醛或含碘消毒劑。
(3)消毒劑濃度不要太高,時間以不超過3天為宜,間隔時間半月以上。
(4)治療各類魚病,防止體質下降誘發纖毛蟲病。
(5)投喂新鮮、不變質的飼料。
2.治療方法
一旦發現纖毛蟲病,首先應弄清楚發病原因,采用對癥下藥、綜合治療的辦法,發病初期的魚一般能治好。如果到發病后期,鰓絲腐爛嚴重則回天乏術。
治療方案如下:
采用綜合治療的方案,切忌只用消毒劑殺蟲,否則越治魚病越嚴重。
(1)前兩天,采用甲醛200毫升/米3全池潑灑,或碘制劑按含純碘2克/米3折算用量全池潑灑,每天一次,共用兩天。(如果已用消毒劑,就不要再用消毒劑,只用下面兩條治療方法即可)
(2)前3天,采用“鲆蟲清”和“鲆安”(專為纖毛蟲病研制的藥物)藥浴,日寸間為4小時,每天一次,連用3-7天。
(3)每天拌藥餌投喂,將飼料均勻噴灑上藥物“鲆安”制成藥餌投喂,連喂7-14天。
一般經過上述治療,3天以后初見成效。一星期明顯見效。可再用一星期鞏固療效。
從我們治療的病例來看,療效不好的主要是耽誤治療或治療方法不當,除到病患后期,鰓絲嚴重糜爛或纖毛蟲進入腦部的魚體治不好,但大多數魚還可治好。(摘自科學養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