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隨著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展,開發利用水蚯蚓作為動物蛋白飼料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特別是它的活餌料價值正被越來越多的養殖工作者所認識。現將水蚯蚓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建池。水蚯蚓養殖池應建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如城郊生活污水溝旁的零星空地,小溪、河流旁,魚場的滲漏水集散地等。蚓池宜建成長lO-30m,寬1-1.2m,深0.2-0.25m的長條形,也可建成曲流形、環流形等形狀。池底最好鋪上石板或鋪上“三合土”(硬底池可不處理)。設進、出水口,且各水口要安裝好防逃設施。
二、培養基。培養基的底料可選用富含有機質的污泥,如魚池底部的淤泥、污水溝邊的黑泥等,并摻進適量的疏松物(如甘蔗渣等)、有機物(牛糞等)。往蚓池裝填培養基的程序是:先在池底鋪墊一層甘蔗渣或其他富含糖分的纖維物,每㎡用量為2-3kg,隨即鋪上一層污泥,使總厚度達到lO-12cm,加水淹沒基面浸泡,2-3天后施基肥,每㎡用豬、牛、雞糞共lOkg。接蚓種前再在表面鋪一層厚約3-5cm的污泥,撒上一層經發酵處理的麩皮、米糠、玉米粉等混合飼料,每㎡用量為150-250g,最后加水,使培養基面上有2-5cm的水層。這時就可引來水蚯蚓種進行接種了。
三、引種與接種。水蚯蚓的種源可在排污溝、臭水溝、廢水坑等處獲得。注意弓1種時撈目的水蚯蚓不必淘洗得很干凈,可連同部分泥、渣一起運回。接種工作就是把采運回來的蚯蚓種均勻地撒在蚓池的培養基面上。
四、飼料與飼養管理。
1、飼料及其投喂。水蚯蚓特別愛吃具有甜酸味的飼料。實踐表明,牛糞、雞糞、豬糞、麩皮、次粉、玉米粉、米糠、糖糟等飼料效果較好。為了提高飼料和肥料的利用率,所投喂的糞肥、飼料均應充分腐熟、發酵。若讓它們在蚓池內發酵腐熟,則所產生的熱量足以使卵繭和稚、幼蚓被“燒死”,不利于穩產高產。投飼量可根據飼料系數與各個月的水蚯蚓產量估算出該月的投飼總量。投喂時用手把飼料均勻撒在培養基面上,投餌前不要忘了關閉進水口。
2、擂池。這是飼養管理工作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經常性生產環節。方法是用“T”形木耙逐池將培養基全面擂動,以改善水蚯蚓的生活環境。在生產旺季每隔3-4天就要擂池1次,其他季節可延長為7-15天1次。擂池一是能防止培養基板結;二是能有效地抑制青苔、浮萍等生長;三是能經常保持基面平整,有利于水流平穩暢通。
3、防除敵害。魚類(泥鰍、黃鱔)、蛙類、鳥類、家鴨等喜食水蚯蚓,螺、蚌等也與水蚯蚓爭食飼料和肥料;浮萍、青苔、雜草等則會大量消耗培養基的養分。這些都是人工養殖水蚯蚓的敵害,皆在防除之列。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