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余姚市的鱖魚養殖在寧波市屬于領跑地位,2004年的養殖面積超過5000畝(包括大水面套養),鱖魚養殖以其高效益的特點為廣大養殖戶所喜愛。但是鱖魚自苗開食時就以活魚苗為飼料,而且不同生長階段對活飼料種類的大小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供食不及時、數量不能滿足或不適口,鱖就會自相殘食而被咬死或因饑餓而死亡。因此,必須根據鱖不同養殖時期的需求,有計劃地生產供給各種不同規格的活飼料魚,做到時間配合、數量滿足、規格配套、品種適宜,才能保證養殖效益的提高。
1、親魚培育時期:投喂的飼料一般為白鰱、鯽、草魚、鯪等,規格為鱖體長的1/3左右。飼料魚宜專池培育,其培育池面積與鱖養殖池面積之比為3~4:1。在餌料魚放養前應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按每667m²(1畝)水面施人腐熟的糞肥150ks左右,以培育輪蟲、枝角類等浮游動物作為飼料魚的飼料。投喂飼料魚一般按每3~5天補充投放1次。
2、魚苗培育時期:開口餌料魚為脫膜24~72小時的團頭魴魚苗或脫膜24~60小時的草魚苗。一般鱖催產后1~2天就應開始對團頭魴或草魚進行催產。開口餌料魚密度為鱖的15倍,使鱖張口便可捕食。剛開食的鱖食量很小,一般每天吃1~2尾魴或草魚苗就足夠。隨著鱖魚苗的長大,攝食量逐漸加大,每天可投喂5~6尾魴魚苗或草魚苗。在鱖夏花培育過程中,可以看到鱖魚苗是從尾部開始吞食餌料魚,這是由于鱖眼的活動尚未開始,捕食餌料主要靠觸覺來進行,而細小飼料魚的運動主要靠尾部的振動,故都是從尾部被鱖吞食的。鱖對食物的選擇性很強,一般攝食適口的活魚苗,如果在鱖開食的1周內不投喂適口的餌料魚,鱖會日漸消瘦而死。
3、魚種培育時期:當鱖長至2㎝以上,對外界的反應日趨敏感,攝食方式亦有較大的變化,從開始吃飼料魚尾部改為從頭部開始吞食,且為埋伏襲擊式,在水中隱蔽,發現可口食物,眼睛緊盯,并隨時調整方位和姿勢,當飼料魚出現便猛然襲擊,當頭咬住,然后吞食。這時可投喂鰱、鳙魚苗或鯽魚苗,一般選擇專池培育飼料魚。如采用鯽魚苗作為飼料時,可在已清塘消毒并施過有機肥的培育池中,將附有鯽魚卵的魚巢放人塘中進行孵化,魚苗密度一般每667m²控制在50萬尾左右,魚卵可分批放人,每批間隔1~2天,這樣可兼顧不同規格的鱖均有適口的餌料。在培育中還可通過控制飼料投喂量的方法來控制飼料魚的規格,放養規格在2㎝左右的鱖魚苗,飼料魚規格可控制在1.2㎝左右。同時,還要定期檢查池中飼料魚的密度,及時補充適口的飼料魚。餌料魚下塘前一定要消毒后使用,一般用3%~5%的食鹽水或8×10-6的硫酸銅溶液、20×10-6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后下塘,以防將病害傳染給鱖。
4、成魚飼養時期:在鱖魚池中可混養一些繁殖快的魚類,作為活餌料。餌料魚一般有羅非魚、鯽等,如羅非魚作為飼料魚時,可在每667m²池塘中放養200~400對羅非魚親魚,使其繁殖的幼苗供鱖食用,也可在池中用稀網隔成兩半,一邊養鱖,一邊養羅非魚親魚,使繁殖的羅非魚幼苗穿過網片成為鱖食餌。若混養鯽,則按每畝放養2齡鯽600尾約100㎏左右為宜,由于鯽繁殖力強,產卵期長,所以是較理想的活餌料魚。另外,也可以專池培育餌料魚。按養成500g鱖成魚,需要消耗2.5~3kg飼料魚的比例配套生產,667m²鱖魚池,宜配套2668m²(4畝)飼料魚池。飼料魚的培育可采用高密度生產,才能保證飼料魚在數量上滿足要求,規格上達到同步。在飼料魚投喂中,一般每3~5天向鱖魚池投放補充飼料魚1次,數量根據池中現有飼料魚數量調整。
網箱養殖鱖時,如套養,可一次性放齊餌料魚和鱖,隨鱖的生長,以浮游生物為食的餌料魚規格也不斷增大,使其始終有充足、適口的餌料。如單養,可定期補投飼料魚,當剩余的餌料魚低于初放量的1/3時,應立即補充。每次投放量控制在現存鱖總體重的3~4倍。品種以鳙、鯉為主,規格為鱖體長或者口徑的60%最好。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