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目前,南京地區養異育銀鯽的面積已達到2.5萬畝,單產達500kg/畝,顯示出良好的推廣發展勢頭。然而在近幾年的推廣工作中,我們調查了解到,不少養殖戶所養的異育銀鯽品質不如從前,表現在生長速度減慢,抗病力下降,魚病增多,成活率降低,種質退化,性成熟早,再加上這兩年水產品市場的持續低迷,使異育銀鯽的養殖效益明顯下降,影響了廣大養殖戶的生產積極性。
通過實地考察及分析,我們認為在異育銀鯽的養殖秤中應注意以下幾點問題,才能獲得較高的產量,獲取較大的經濟效益。
1、池塘條件:飼養異育銀鯽成魚的池塘面積要求在8畝以上,水深1.8m,塘中淤泥不超過50cm,池塘進排水方便。在魚種下塘前,用生石灰150kg/畝清塘,以殺滅螺螄、野雜魚、寄生蟲卵等。
2、苗種選擇:正宗的“異育銀鯽”是以黑龍江方正縣雙鳳水庫的銀鯽為母體,以江西興國紅鯉為父本的異精雌核發育的子一代,其生長速度較普通鯽魚快2-2倍以上,我們推廣養殖的就是指這一代的苗種。有些苗種生產場家為降低生產成本,獲取不正當利潤,以普通銀鯽、本地鯽冒充異育銀鯽,或以普通鯉魚代替興國紅鯉為父本,或是用子一代作為親本生產苗種,養殖者購買的不是正宗的異育銀鯽苗種,其生長速度及抗病力等優良性狀自然大打哲扣。現在國家正推行良種工程,因此購買正宗的異育銀鯽,最好能與場家簽定合同,一旦苗種出現質量問題發生糾紛,也可依法保護自己的利益。
3、合理設置放養模式。通過這幾年我們在推廣工作中的反復實踐,研究總結出一套比較理想的主(混)養殖模式。
主養模式不放花鰱、鯉魚,少放草魚,以免爭食,而影響異育銀鯽生長。
異育銀鯽苗種的放養在每年的12月-1月期間進行為好(可減少魚體受傷,提高成活率),飼養至4月初,起捕部分鰱魚上市,7月初再補放部分異育銀鯽和鰱魚夏花,以培育大規格魚種。總之,養殖戶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放養模式。池塘條件好,管理水平高的,異育銀鯽密度可適當加大,反之則應減少。此外,養殖者還應緊緊圍繞市場的需求,合理搭配品種,以獲取最佳效益。
4、飼養管理:
①投餌 飼養異育銀鯽應以顆粒飼料為主,在苗種攝食初期進行引食馴化15天左右。顆粒飼料粗蛋白含量不低于24%,粒徑大小適中;投喂的菜籽餅應先用水浸泡24小時,投餌時做到“四定”。
②水質管理 每15天用生石灰15%畝溶化全池潑灑,調節水質,保持PH值在7-7.8之間,溶氧3mg/l以上。
③魚病防治 危害異育銀鯽的疾病主要有“暴發性細菌敗血癥”、“腸炎病”、“錨頭鳋病”等幾種常見疾病,其中以“暴發性細菌敗血病癥危害最為嚴重,從2-11月均可見到此病發生。異育銀鯽一旦感染此病,短時間內就會發生大面積流行,死亡率相當高,造成的損失也相當慘重。因此養殖戶不應盲目地認為異育銀鯽抗病力強(抗病力強是相對的),而忽視魚病的預防與治療。“暴發性細菌敗血癥”的防治需采用“外消內服”相結合的方法,“外消”是指用強氯精0.3×10-6或二氧化氯0.2×10-6全池潑灑;“內服”則是用氟派酸或大蒜素拌餌投喂,能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對錨頭鳋等寄生蟲病用敵百蟲、硫酸銅、硫酸亞鐵等殺蟲劑治療效果也相當顯著。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