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的孵卵季節多在“清明”至“立夏”期間。這時,可以選擇有魚產卵的江河、池塘、湖泊等處,人工設置便于魚卵附著的材料(即魚巢)、采到天然魚卵。
通常親魚(能產卵的雌魚) 做魚巢的材料多為楊柳樹的須根、牛尾草、金魚草(藻)和棕毛等,其中以楊柳樹須根為最好,因其根纖維茂密,質地柔韌,不易折斷和腐爛,有利于魚正常產卵和提取卵塊(粒) 而金魚草的枝葉較稀而嫩,易被魚產卵時激烈活動折斷和腐爛,也影響魚的正常產卵和提取卵塊(粒)。
楊柳樹須根要采用生長在水里的,而牛尾草、金魚草都是生長在水中的植物,要采用生長在淺水處的,因其生長在淺水處枝短葉密,便利于魚卵附著。采集后要剪去其根部,洗凈后方可做魚巢。如用棕毛做魚巢時,要先用水煮過,把內含的有害物質除掉, 然后放在陽光下曝曬至干透,方可制做成魚巢。做魚巢所用的棕繩也必須水煮后才可使用。做魚巢時可用塑料繩,韌性好,重量輕,瀝水性好,草繩一般不可使用。
常用的魚巢有:圓形空心巢、橫放單線巢和聯筏巢等三種,魚巢做法:取長度0.5~0.6米的楊柳須根、牛尾草、金魚草或棕毛,各取10根左右,集成適宜的把,每隔10~11厘米扎一下,并夾在塑料繩或棕繩上。繩的兩端綁縛在木桿或竹竿上,放入水中,并要讓每個魚巢漂浮在水面上,其下面拴上適重的石塊固定穩。
親魚產卵,一般多在天剛放亮的早晨呈跳躍產卵態勢,或在天氣悶熱、打雷下雨之前,或在久雨轉晴的早晨等時間進行。應注意此時不可驚擾魚正常產卵,并隨時檢查魚巢,如是魚卵已集滿或量較大,要及時取回,進行孵化,并及時換上新魚巢,便于繼續采集魚卵。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