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蝦池要求
1.最好建在高潮線0.5米~1米以上;
2.海水鹽度一般不高于35‰,最低不低于8‰,適宜范圍10‰~30‰。pH值7.4~8.6;
3.養殖池面積10畝~20畝,池水進排污便,池深3米,水深2米以上。
二、放苗前的準備工作
1.清污整池,將池底污泥全部清除,然后翻耕曝曬。
2.徹底清池,殺滅池中有害生物,使用“溴氯海因”5ppm對養蝦池、蓄水池及所有進水渠進行消毒,以達到殺菌作用。
3.培養基礎餌料(即天然餌料)。清池后進水30厘米并施有機肥和無機肥。有機肥可選用發酵后牛糞,每畝施50公斤。無機肥可選用二銨、三料、磷肥,每畝可施2公斤~3公斤。進行單細胞藻類、有益細菌及小型底棲生物的培養。
三、蝦苗的選擇
1.選擇經過嚴格按照對蝦育苗操作規范培育出來的、不帶病毒的健康蝦苗。蝦苗群體整齊,肌肉飽滿透明,附肢中色素正常,胃腸充滿食物,游水活潑,逆水性強,無外部寄生物及附著物。
2.蝦苗個體在1厘米以上(15天~20天)。
四、放苗 此時要求水深60厘米~80厘米,水質肥嫩,水溫在14℃以上,pH值在7.8~8.6。遇大風、暴雨天氣不宜放苗。
五、養殖管理
1.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仔細觀察蝦池情況,注意水色、對蝦活動情況和有無死蝦,做好記錄。
2.水環境管理 保持水位。養殖前期一般不需換水,只需每日向池中加水5厘米~8厘米深,使水位保持在1.5米~2米。養殖中后期,每日換水量應控制在10厘米深左右。每月投放一次沸石粉,每畝20公斤。
調節水質使用沸石、過氧化鈣水質保護劑和光合細菌等來調節水質,維持水體中的天然餌料。保持水色為綠、綠黃、褐綠色,透明度為30厘米左右。
當使用水體消毒劑。當蝦體長到3厘米~5厘米時,在水溫較高的7、8月份,每隔7天~10天施用“敵菌毒”(三代魚蝦安)潑灑一次,每次用量0.4ppm。在施用"敵菌毒"的同時,用高能速氧潑灑提高水體中的溶氧量,交叉使用,可抑制細菌、纖毛蟲等病原微生物的生長。
暴雨天氣易造成海、淡水分層,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造成缺氧、氨氮增高、總堿度下降,引發對蝦發病、死亡。此時要注意做好雨前表層排淡水準備,施用沸石粉和石灰粉。雨后,有條件的開動增氧機,無條件可用大眼網拉一次,預防水分層。
六、飼料投喂
1.使用優質飼料。在整個養殖階段,為保證對蝦的營養需要,須使用對蝦開口料,在飼 料中添加漪陽牌“抗病營養免疫素”1克/公斤加“魚用復方維生素”2克/公斤,以達到全 面的營養補充和增強抗病能力。
2.投喂方法。放苗第一個月,日投喂4次。以后可增加到6次。從早上6點到晚上9點飼料 系數一般為1.5。
七、疾病防治
1.在養殖過程中除飼料中長期添加“抗病營養免疫素”“魚用復方維生素”外,每月的 1號~5號,15號~20號,還應在飼料中添加板蘭根3克/公斤料,三黃粉3克/公斤料、復方 鹽酸環丙沙星1.5克/公斤料,連服7天,可防治由弧菌引起的各種疾病。
2.對蝦體長4厘米~5厘米時,每月加用一次猗陽牌“魚蝦安”,可防治寄生蟲病的發生。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