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適當追施化肥,少施或停施有機肥
夏秋季節,魚池適當地追施化肥,可以使池水中浮游植物保持適宜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狀態。每畝魚池每次施尿素1.5-2.5千克,磷肥2.5-5千克。每7-10天施一次,可使天然餌料生物保持較高的數量和較理想的種類組成。
2.適時加注新水
這是調節水質的重要措施,加注新水能帶進氧氣和老水中缺乏的某些營養元素,如鐵、錳、硅等,沖淡水中有機質,包括魚類代謝的有毒物質。在早春和晚秋,每半月加水一次;6-9月水溫高,又是魚類攝食旺季,每7-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量為20-30厘米,并排出部分老水,具體加水量視水的肥度、魚群活動和池塘滲
3.定期攪動塘底
選擇晴天中午,用鐵鏈、石鏈、鐵耙等攪動塘泥,每兩周一次,攪動塘底翻松底泥,可使上下層水混合交流,促進池底有機質分解,釋放出底泥中沉積,吸附的營養鹽和微量元素,使營養鹽,溶解氧在上下水層中分布平衡,促進浮游生物的生長繁殖。
4.適時開機增氧
開動增氧機,可以促進池水交流,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和散發水中的有毒氣體,防止“泛塘”,加速魚類攝食生長。開增氧機的原則是:晴天中午開機;陰天次日清晨開機;陰雨連綿或水肥魚多時,半夜前后開機,傍晚不宜開機。
5.砸用藥物凈化水質
向池中施人某些藥物,調節水中浮游生物的數量和組成,增氧凈化水質和調節pH值。常用藥物有生石灰、光合細菌、水質控制劑等,也可用明礬、速效增氧靈、魚浮靈、氧包、雙氧水等藥物潑灑,以速效增氧,解救魚類因缺氧而造成的浮頭和泛塘。(摘自科學養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