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生態習性
。保疁囟龋鹤钸m水溫約22℃~28℃,水溫18℃以下食欲減退、靜止不動,15℃以下魚體就失去平衡。
2.鹽度:石斑魚屬于廣鹽性魚類,鹽度范圍在11‰~44‰。
。常曅裕菏唪~系沿海暖水性中下層魚類,常棲息在沿岸巖礁底質海區,一般生活在水深40米~50米的海域。屬肉食性魚類且具殘食性,嗜食魚蝦蟹類,饑餓時有自相殘殺現象,尤其在稚幼魚階段,常吞食較其體型小的同類,因此在進行稚魚分級換箱時要注意
4.食性:石斑魚為兇猛肉食性魚類。餌料中的粗蛋白需求約在40%~50%之間。 海水網箱養殖的放養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體3公斤~5公斤苗種,即3米×3米×3米的網 箱放2厘米~3厘米長的苗種2000尾。石斑魚以小雜魚為主要餌料,餌料系數一般為6 .5~10。另外石斑魚生性多疑,除非經過馴化或在非常饑餓狀態下,否則不會浮到水面 搶食。通常會等餌料下沉一段距離后,才游近吞食并迅速游回隱蔽處。若遇餌料不適口或鮮 度不良,會出現吐食現象。故在配置人工飼料時,需考慮飼料的適口性。
5.變性現象:石斑魚類是雌雄同體、先雌后雄的魚類,有明顯的性轉換現象。自胚胎 期到性成熟性腺均為卵巢,隨著年齡增長性腺會發生改變,逐漸轉變成精巢,成為雄性個體 。如赤點石斑魚體長在300毫米以下、體重0.5千克(2齡~3齡)以下者多為雌性; 而體長400毫米、體重1千克以上(4齡以上)的個體則往往是雄魚。石斑魚繁殖期在4 月中旬至7月初,屬一年一次性成熟分批產卵類型。石斑魚在天然條件下,由雌體轉變為雄 體所需時間相當長。因此在繁殖季節內捕到的雄魚顯著比雌魚少,雄魚的精巢小,精液量也 極少。赤點石斑魚和青石斑魚雌魚的懷卵量都只有3萬~6萬枚。交配時精、卵的排放在1 分鐘~2分鐘時間完成,在24℃~28℃水溫下,約20多個小時后孵化。蜂巢石斑魚( E.merra)一般體長僅100毫米,是本屬中最小型的類型。青石斑魚、赤點石斑魚 多為體長250毫米~400毫米。巨石斑魚體長可達2米,體重可達50千克以上。
二、養殖場的選擇
網箱養殖除了需要選擇水質良好、天然餌料豐富的水域外,還需要有良好的地理環境和 生態條件。應著重考慮水流、水深、底質、網箱離岸距離、風浪、風向及交通條件等,其基 本要求為:
。保|清新,海水鹽度相對較穩定,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
。玻 水流暢通但風浪不大,最好在西北方位有高地作屏障,箱內流速在0.3米~0 .5米/秒。
3.養殖區水位在大潮線下水深5米以上,使網底不與海底相觸,底質最好為砂質底。
4. 選擇未污染或污染較輕、自凈能力較強海區養殖。
。担 海陸交通應方便,便于苗種和飼料及產品的運輸。
二、苗種來源與放養
1.苗種來源:(1)天然魚苗。每年的6月~10月間,在河口有大量魚苗,這是目 前石斑魚魚苗的主要來源;(2)人工繁殖苗。目前石斑魚人工繁殖的技術尚未穩定,國內 主要有龍膽石斑(廈門市水產研究和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青石斑魚(福建省東山海 珍品人工培苗基地以及海南大學農學院)等獲得育苗成功,但數量小且不穩定。目前臺灣石 斑魚育苗技術較成熟。
2.苗種選擇與放養
(1)魚苗的選擇購進石斑魚苗種時體型最好大小一致,因為石斑魚是兼具殘食性和領域性的魚類。要求魚體完整、體色鮮艷、無外傷、攝食情況良好,魚苗的胸鰭及背鰭完全張開,健康有活力。
。ǎ玻~苗的放養通常用活水將魚種放入預先裝配好的網箱放養地點,再將魚種按預先定好的放養計劃,直接放魚入網。放入箱網的魚種必須是體格健壯、規格均勻的優良魚種。
。ǎ常~苗的消毒魚種在放養前應進行魚體消毒,消毒魚種在苗種到達場地4小時后方可進行。
3.養殖密度
石斑魚在養殖期間,可進行分級飼養管理,所以魚苗的放養密度可提高,放養密度一般每立方米水體3公斤~5公斤苗種,即3米×3米×3米的網箱放養100千克苗種(2厘米~3厘米長的苗種2000尾)。若體長超過20厘米,只需最后一次進行分養,3米×3米×3米的網箱放養300尾~500尾即可。
。矗暳吓c投喂
。ǎ保┩段辊r雜魚飼料 以小雜魚為主要餌料,但一定要保證小雜魚的質量和鮮度,飼養過程中,隨魚類不同生長階段、體重和水溫及季節變化等適當調整日投餌率,并決定日投餌次數和投餌時間。投餌量約為魚體重的6%~8%。
(2)鮮雜魚與配合飼料混合投喂 目前都以投喂小雜魚養殖,隨著海水魚養殖的不斷發展,小雜魚資源量難以滿足發展的需求。通過近年的嘗試,已有部分飼料廠開始生產銷售石斑魚配合飼料,建議可同小雜魚一塊混合投喂。
。ǎ常┩段箷r間 據研究,石斑魚的生長與投餌頻率有關。石斑魚食餌的排空時間大約為36小時,間隔48小時投喂可大大提高攝入量與餌料的利用率。生產實踐表明每兩天投餌一次,石斑魚生長快、凈產量高、成活率高、餌料系數低。投餌時間一般安排在早晨6點~7點或下午6點~7點太陽下山前。
三、網箱飼養管理
。保Y選分養 不論魚苗或成魚的養殖,必須定期進行篩選分池飼養,避免互相殘殺或是強者飽食、弱者受餓而使成長不佳的情況發生,減少無謂的損失。
2.注意溶解氧 缺氧是導致養殖期間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養殖場的海水水深應較深,并配備增氧措施。
3.定期消毒管理 放養之前必須讓網衣曝曬,魚苗必須消毒,高溫期每半個月每千克魚體重定期添加0.47克大蒜素或0.5克大蒜頭,連續6次,同時加入適量食鹽。
4.準確投餌 要減少自身污染,在平時的投餌中,應注意計算投餌量和觀察石斑魚攝食情況,盡量減少餌料的浪費。
。担宄T濉”仨毝ㄆ谇宄W上海藻,保證水流暢通,可混養藍子魚等雜魚清除網上海藻。
。叮苊怏@動 盡量不要干擾魚池,以免池魚發生驚慌而產生休克現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