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2月7日省政府召開《恢復鰻魚出口緊急會議》決定“立即執行孔雀石綠5ppb的進口國檢測標準,馬上恢復鰻魚加工出口”的消息迅速傳遍全省養鰻者。廣大鰻農如釋重負,無不歡欣鼓舞!盛贊政府與各部門急鰻農之所急,果斷排除長達4個月的孔雀石綠殘留檢測標準問題的困擾,保護了農民的利益。但是,時間已過去一周,出口狀況仍然依舊。眼前的種種問題,又使興奮一時的鰻農陷入無望,許多人搖頭長嘆:又是政策好,落實難!
近日,接連不斷的電話打到協會,反映省政府決策無法落實的主要原因有:
1、檢測標準不明。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支局沒有看到要執行“5ppb標準的通知”。相反,他們接到的是省局12月9日頒發的特急文件,該文件第五條的“抽樣和檢測方法”寫著:“每個鰻場抽取5個鰻樣,按照國標進行檢測。”執行者認為,“國標”就是“2ppb”。有的支局對烤鰻廠說:“明年一月份日本就要實行2ppb的檢測標準了,作為烤鰻企業,還是謹慎為好。”
2、檢測能力不足。大量的鰻魚等待出口,而每一池要作為一個批樣,要反復查四次。特別是硝基呋喃類的檢測,還得送到省里才行。檢測能力不足,是明擺著的無法逾越的鴻溝。
3、檢測對象不清。雖然烤鰻廠已經恢復加工出口,但占90%的養鰻場還沒有“出口資格”。特別是“主動停止出口”前就已經“掛靠報備”的幾百家養鰻場也不能跟隨原掛靠烤鰻廠一起“恢復”,搞不懂現在是要檢測產品出口,還是檢測養鰻場恢復“報備”?
此外,日本12月9日宣布對大陸和臺灣實施硝基呋喃“監督檢查”,也使“恢復出口”蒙上了一層陰影。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