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親魚越冬后期,采取提高水溫、加強飼養的方法,促使親魚提早繁殖出魚苗,于5月底6月初培育成5厘米長的魚種,比普通苗種要提早1個月左右。
1.早每池的選擇:早繁池可選擇在冬季有大量溫流水的地方修建。也可用塑料大棚保溫早每魚苗,但必須備有加溫設施。
早繁池應建在東西方向的平地上,開挖一個長溝形池塘,長約120米,寬4米,池深1米,水深維持0.8米,或選用條件相當的魚塘亦可。
2.親魚放養:產我于放養時間,長江流域一般在3月底4月初。從親魚越冬池中選擇體質健壯、無傷病的個體,于晴天1次放養。放養密度,一般溫流水早繁池每畝放養尾重250~500克的雌親魚800~1000尾;塑料大棚靜水早繁池每畝放養雌親魚300~400尾。按雌雄3∶1配組,一起放入早繁池。
3.親魚飼養管理:親魚入池后以投喂精飼料為主,并投喂一些切碎的新鮮青菜葉。每天投飼二次,投喂量根據水質和親魚吃食情況而掌握。一般溫流水早繁池每天投飼量為魚體總重量的4%~6%,塑料大棚靜水早繁池為魚體總重的2%~3%。每天早晚要測量水溫,控制水溫在25℃左右,防止忽高忽低。
4.勒種培育:親魚放入早繁池20~25天后便可以看到繁殖出的羅非魚苗。如此時外界溫度尚低,可采用原池育苗,至5月初,外界池塘水溫已達20℃左右,就可以將魚苗轉到室外苗種池培育。以后在苗種池的選擇、清整、施基肥及魚苗放養、飼養管理等方面與普通苗種培育方法相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