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翹嘴紅鲌一般為池塘養殖,也可進行混養和網箱養殖,主要掌握以下技術:
1.池塘條件
應選擇靠近水源、水質良好的魚池,池中設有增氧機。魚池面積2—30畝,水深1.2—2.5米,池底平坦,在苗種放養前15天左右,進行池塘清整消毒,用生石灰化成漿狀進行全池潑灑消毒,每畝用量為 100公斤,主要殺滅潛在的病原體及其他敵害生物。
2.種苗放養
種苗大塘養殖密度有兩種:粗養一般每畝放養 6—l0cm的冬片魚種500—600尾,可達到200公斤/畝的產量;精養一般每畝放養1000—1200尾,可達到350—400公斤/畝的產量。放養時,可搭配一定數量的花魚骨 等搶食不兇的底層魚,既可改良水質,又可增加產量和效益。
3.投餌技術
餌料可分三種,一種是活餌,要求活餌規格為飼養魚體的1/5,如麥穗魚、白鰱、花鰱等。另一種是冰鮮魚餌,7—10厘米時投喂冰鮮魚制成的魚糜,每日多次;10厘米以上,投喂切碎的冰鮮魚,一般每日兩次。最后是浮性配合飼料。在正常情況下,人工養殖翹嘴紅鲌的全人工配合飼料餌料系數為1.5—2,冰鮮活飼料的餌料系數5—7。
4.養殖管理
主要包括掌握天氣狀況、水質狀況、魚群活動和生長等情況,應做到心中有數,準確應變。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50厘米,酸堿度中性偏堿為宜。翹嘴紅鲌為肉食性兇猛魚類,在養殖過程中要確保池中有充足的餌料,在夏季高溫季節要注意注換新水,保持水質肥活嫩爽,一般每周注換水一次,換水量為池塘總水量的 20—30%。
5.收獲結果
經過一年的養殖,出塘規格70%—80%可達到0.4公斤以上,最大規格可達到1.0公斤,其成活率在80%左右,養殖產量可達到350公斤/畝。
6.病害防治
翹嘴紅鲌發病率很低,僅發現兩種病,目前都有較好的防治方法。
水霉病主要采用孔雀石綠、亞甲基蘭以及食鹽水等方法防治。
小瓜蟲病可以引起大批鲌魚死亡,省淡水所開發了一種新藥——殺蟲靈2號,使用3—4天可以完全控制魚類死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