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黃鱔是一種亞熱帶淡水魚類,廣泛分布于我國除西北和西南部分地區外各地、日本南部、印度等許多地方。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能補虛癆、強筋骨、祛風濕。黃鱔還是我國出口售價較高的傳統鮮活商品之一。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把黃鱔作為大力發展的水產品之一。
黃鱔是一種雜食性魚類,人工飼養黃鱔主要以蚯蚓、蠅蛆、小魚蝦、動物內臟、屠宰下腳料、混合飼料以及麩皮、豆餅等投喂。黃鱔適應性強,一些不宜養殖其他魚類的廢水體都可用來養黃鱔,如稻田、湖漢、池塘、溝渠、房前屋后的小坑小池等,面積有3-8平方米即可。
黃鱔是雌雄變異,從幼鱔起,育到初次性成熟,全部是雌性。滿1齡后,體長達25厘米左右時,初次性成熟,性腺不成對,左側退化,右側發達二體長35厘米左右,約有半數轉為雄性,亦有少量個體雌雄性特征同時并存。體長42厘米時,幾乎全為雄性。黃鱔繁殖季節長,產卵量高,自繁能力強,一次投放可連續捕捉,捕大留小,不必再放種苗。四川簡陽市大眾養殖公司引進特大型黃鱔優良品種,具有生長快、易飼養、食性雜且廣、個體大等特點。而且,經養殖實踐,用一定方法控溫,可全年產卵,全年繁殖。每條黃鱔每年可產卵1500-2000粒,受精率達95%,均高于本地品種。從孵化至長到半斤,約需5個月,最大的可長到1.5公斤,是普通黃鱔的6-7倍。同時,該公司還摸索出黃鱔小池密養技術,每平方米最多可養黃鱔20公斤。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