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農以種為先,湛江國聯水產有限公司與新加坡濱海發展公司合作,去年在新加坡建立蝦苗基地,共同研究無病毒、抗病毒、成長快速的南美白對蝦種蝦“國聯1號”蝦苗。昨日,國內多家對蝦養殖場與國聯簽訂了購銷蝦苗的合約。
蝦苗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蝦產業的成敗,優質蝦種苗一直是影響我國養蝦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大量優質良種一直依賴進口。2002年以來,有的蝦苗逐步呈現出種質退化的趨勢,對養蝦業的發展構成威脅。為確保蝦產業的健康發展,提高應對出口綠色壁壘的能力,湛江國聯從產業源頭——蝦苗抓起,并于2005年3月與新加坡濱海發展公司合作,分別在新加坡、海南建立育苗基地。
新加坡濱海發展公司是一家跨國企業,繁育的“藍海洋”牌蝦苗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占有很大的市場。他們這次合作除了進行“國聯1號”蝦苗的繁育外,還進行技術交流和市場對接。他們首先從美國引進無病毒、抗病毒、成長快速的南美白對蝦親蝦,然后放到基地進行繁育篩選,并著重培育能適合湛江氣候和水質要求的蝦苗。針對蝦苗所需的營養,他們在餌料中科學地添加了動物蛋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大量使用豐年蟲等動物性餌料,保證蝦苗的健康成長,出售給養殖戶的每批蝦苗都經過嚴格檢驗,確保蝦苗的優質健康。2005年6月,他們將新加坡、海南培育出來的“國聯1號”蝦苗,送給東海島、南三島、吳川、徐聞、雷州、茂名的養殖戶試養,結果獲得成功。經專家證實,“1號蝦苗”不帶桃拉病毒、白斑病毒和皮下組織壞死病毒,而且成長快。
湛江國聯水產種苗科技公司總經理威廉告訴記者說,“國聯1號”蝦苗今年計劃推出100億尾,新加坡和海南及粵西地區的7個配套種苗場都要擴大規模。國聯現正規劃把“國聯1號”蝦苗種苗場建成集保種、選種、育種、科研、開發、培訓、應用推廣為一體的對蝦良種繁育高科技綜合基地。此舉對蝦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增強出口創匯能力,打破影響對蝦出口的瓶頸,應對貿易“綠色壁壘”具有積極的作用。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