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草魚厭食癥是指草魚在養殖適溫范圍內無任何生理疾病時,突然不吃草或顯著減少吃草量的反常現象。筆者在魚病門診也經常遇到漁民求診治療草魚厭食的方法。漁民描述:魚沒有出現死亡,只看到魚在水中一群一群正常游動,魚不浮頭,也沒有其他任何病癥、病兆,早幾天吃草好好的,突然吃草量大減以致不食。現將出現此癥的原因及治療方法介紹如下。
出現此癥的塘口,一般pH值偏低,pH值多在5.5-6.5之間,水體呈酸性。在酸性水中,魚鰓分泌粘液增多,粘液沉淀覆蓋在鰓上皮細胞之上,影響魚的呼吸,酸性水還能使魚類血液pH值下降,降低其載氧能力,影響攝食;水的總硬度和總堿度偏低,水的硬度在1—3毫摩/升范圍內,養殖魚類的攝食強度大活蠻高,生長最快,產量也最豐;池塘淤泥較深,腐殖質過多堆積了大量沒有分解的有機物和剩余餌料。糞便等,這些微生在分解過程中,一方面消耗水中大量溶氧,同時還能放出H2S、氣、C02等有害氣體,這種水環境條件下,造成養殖魚類尤其草魚(喜清新水質)不愛活動,畏縮,耗氧下降,新陳代謝急劇落,消化吸收差,攝食很少甚至不食。總之,水的pH值、總堿度、總硬度偏低,是造成草魚厭食的根本原因。
治療此癥的方法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pH值偏低,淤泥淺剛開的新塘口,每667米2水深1米用生石灰10千克的濃度全池潑灑,一般晴天F午施,第2天可以緩解,魚開始攝食。
(2)對淤泥較深,水質過肥的塘口,可以先用“養邦”顆粒型消毒劑,直接撒人養殖水體由上而下,深入池塘再從水底由下而上釋放出有效成份次氯酸和活性氧,從而達到徹底消毒的目的。增加了水體透明度,改善養殖水環境,一般2天后病情緩解開始攝食。
(3)pH值正常,總堿度、總硬度偏低的塘口,每米水深直接潑灑生石灰10千克/667米2。
(4)pH值偏低,水體偏瘦,淤泥較深的塘口,每米水深可以先用生石灰12.5千克/667米2全池潑灑。隔3天后用百毒清(C102)全池潑灑,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水中氨氮、H2S等有毒物質的含量,改善養殖水環境,達到防病的效果,嚴重的4天可恢復1F常。(摘自內陸水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