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香魚(plecoglossusaltivels)為一年生洄游性魚類,每年的2月~5月在海里越冬的幼魚(體長2cm~3cm)便從入河口上溯,并在河川中生長發育,9月~11月多在中下游的淺灘處產卵,親魚產卵后因身體瘦弱而大部分死亡。為探索利用冷水河道開展網箱養殖香魚,2003年3月25日至7月28日,我們在湖南省郴州市東江河道開展了試驗,并取得成功,現將試驗報告如下:
一、河道條件與網箱設置
網箱設置于東江湖下游的東江河段,為東江湖流出的底層水,常年水溫13℃~15℃,水量、水位和流速受氣候影響較小,水深2.5m~3.0m,流速10cm/s,水體透明度在3.0m以上,水源為城市居民飲用水源。河道寬500m左右,河底為沙卵石。網箱采用尼龍網布制成,規格為5.0m×4.0m×1.5m,敞口式,共計160口,網箱總面積3200平方米。網箱于2月16日設置于離河岸3.0m的河道水面;并與水流方向平行成行串聯式排列,40口網箱為1行,每2行為1組,每組網箱的行之間設有1.0m寬的人行走道,便于香魚生產與管理,網箱組與組之間相距3.0m。網箱吃水深度110cm~120cm,露出水面高度30cm~40cm,使用角鋼作為網箱架,用鐵質油桶作網箱浮子。另外,為使網箱吃水部分能夠在水中展開成方形,要在網箱底部外面的四角用繩系吊石塊或磚塊。
二、魚種來源與放養
魚種來自福建寧德,采用氧氣袋蓄水充氧加冰運輸。夏花魚種首批30萬尾和第二批50萬尾分別于2月28日和3月18日用汽車運輸至目的地,并分別放入東江河段網箱中,每口網箱放養香魚2萬尾。魚種放入網箱前,先將盛有魚體的氧氣袋直接置于網箱水面上15分鐘~20分鐘,并對氧氣袋重復緩慢翻動,使袋內水溫與網箱內水溫基本一致后,再解開袋口讓河水慢慢進入袋中至滿,接著,用一手稍按氧氣袋口接觸于水面,另一手稍提氧氣袋的另一頭讓袋內香魚隨水慢慢流入網箱中。
三、飼養管理
1.飼料投喂 魚種進箱后的前2天不投喂飼料,以讓魚種適應環境;魚種進箱后的第3天開始投喂香魚專用配合飼料。魚種培育期投喂香魚魚種開口飼料,每天投喂6次~8次;成魚養殖期投喂香魚成魚飼料,每天投喂2次~3次。飼料投喂方法是:先慢投喂,待魚種形成搶食時再快投喂,至魚種搶食減弱時又慢投喂,最后至發現有部分香魚離開搶食時即停止投喂。快與慢的適度把握為:魚群較容易攝食到飼料而又不造成飼料沉底。同時,飼料投喂的場所應選擇在網箱迎水面的一端,以防止投喂的飼料隨水流流出網箱外而造成浪費。
香魚魚種放入網箱后的前20天是香魚的適應期、馴化期和保障其成活率的關鍵期,尤其是香魚因對養殖初期環境的不適應而會產生對投喂飼料不感興趣,甚至拒絕攝食的現象,因此,這個時期香魚易發生大批死亡。解決問題的關鍵技術:一是調節網箱中水的流速至3cm/s~5cm/s,以減輕香魚因溯水消耗過多的體能;二是針對香魚魚種不喜強光的特點,在網箱水面上方設置與網箱相同面積的遮陽網,遮陽網為黑色單層,距離水面2.0m~2.5m,以創造香魚魚種比較適應的陰涼環境;三是增加投喂次數,使香魚“少吃多餐”,每天投喂6次~8次,每次投喂40分鐘~60分鐘,具體時間應根據香魚實際攝食情況靈活掌握。飼料投喂時,要注意不能讓魚群過于集中,否則魚群中魚體之間的攝食量會出現極不均勻。魚群的密度可以用飼料投喂加以調節,即擴大或縮小飼料投喂在水面上形成的面積,使魚群的密度變小或變大,以保證魚群中各魚體間均勻地攝食。
2.病害防治 香魚抗病力強,只要水質條件良好和魚體未受傷,同時做到科學投喂,一般不易發病。在魚病防治方面,主要采取四條措施:一是及時清除網箱污物,以保持網箱內外水體的正常交換,保證水體中有充足的溶解氧;二是投喂優質適口的魚用飼料,并只投喂到魚體八成飽為度;三是細心操作,清洗網箱時拉網動作要輕,速度要慢,魚體檢查或測試時要做到帶水作業,切勿將魚體帶出水面;四是在所有操作環節中,包括魚種運輸,都要盡可能地避免魚體受傷,對已受傷的魚體應及時施藥,以預防病害發生。
3.日常管理 一是做到每天早、中、晚巡看網箱,細心觀察香魚攝食、活動情況以及水流速度變化、水溫等,并建立養魚檔案;二是防止污物漂入網箱內,以避免魚類誤食,同時,要及時清除網箱上的附著物,保證網目潔凈暢通;三是結合清箱除污,定期檢查網箱,發現破損及時修補;四是保持網箱口高出水面30cm~40cm,防止香魚跳躍逃跑;五是適時分箱,以保持每個網箱中香魚的規格基本一致,有利于魚類攝食、生長。從夏花至尾重20g的大規格雖種,每隔10天~15天分箱1次,以后每隔20天左右分箱1次,同時考慮隨著香魚個體的生長而應注意在每次分箱時將網箱中的香魚密度逐漸分稀,即由當初的每口網箱放養 2萬尾逐漸分稀至最后的每口網箱放養5000尾左右。
四、試驗結果
第一批香魚經過138天的養殖,共收獲香魚19912.50kg,計265500尾,個體平均體重為75g/尾;第二批香魚經過120天的養殖,共收獲香魚24561.60kg,計438600尾,個體平均體重為56g/尾。養殖成活率88.1%,平均產量14.64kg/平方米,餌料系數1.2。
五、討論
1.試驗表明,香魚適宜在東江河段進行規模化網箱養殖,且從該河段至下游的橋口河段、飛天山河段有水面近千公頃,可利用適宜水面投放網箱30余萬平方米。
2.試驗表明,香魚在東江河段的生長速度慢于原產地,作者認為:一是因為東江河段水溫偏低,若適當往下游遷移可解決該問題;二是水體透明度好,香魚在水中一覽無余,人為干擾過大,影響香魚正常的生長。
3.香魚苗種不喜強光,尤其在個體體重為20g以前,應采用遮陽網對香魚網箱進行遮擋,以避免陽光直射。當香魚個體體重達到20g左右規格時,應及時拆除遮陽網,增強光照,以促進香魚生長,延緩其性腺發育,從而保障香魚的優良品質。
4.自然情況下,香魚喜歡攝食附著在池壁上的藻類。網箱養殖中,若能增投藻類則可增加香魚品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