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淡化技術
要使淡化成功,就應事先用鹽把養殖池水調至與育苗場相似的鹽度,然后再放苗,這樣才能獲得好的淡化效果。淡化不應簡單地理解為咸度的逐步減少。因為南美白對蝦是用海水孵化的,而海水中含有很多成分,如果簡單用食鹽對純淡水的方法進行淡化,由于食鹽主要成分是氯化鈉,而其他成分卻很少,南美白對蝦在其中淡化,由于前后水環境相差很大,往往產生不適感。所以,淡化最好是用鹵水與粗鹽結合兌淡水的方法進行。
人工海水的配制方法是,放苗前2-3天,將硫酸鎂、氯化鉀、工業食鹽等配料充分溶解,其鹽度與購苗時苗池鹽度一致(一般為4),水深20cm。購來的蝦苗放入池中,培育3天后注水由20cm加到40cm,使池水鹽度降到2左右。到第8天,通過注水使池水的鹽度接近于0.5。蝦苗人池的第12天,開始進行商品蝦養殖。管理上要求定時注水,每次降到一個新鹽度,保持2天穩定期,并要定期充氣增氧。
2、水質培養
為使蝦苗入塘后有一定量的生物餌料,在投放蝦苗之前,應首先向水體施無機肥或發酵的有機肥,使水體呈現淡綠或淡黃色,透明度保持在25-35cm,從而使蝦吃到足量易消化的生物餌料,這樣青苔也不會繁殖起來,有利于南美白對蝦的早期培育。
有的養殖戶由于缺乏養殖經驗,事先沒有培育好水質,水體過于清瘦,南美白對蝦的基礎餌料生物幾乎沒有,而養殖戶又沒有及時投餌,蝦苗在一段時期內處于饑餓狀態,影響了南美白對蝦的前期培育。同時由于水體透明度過大,造成水中的青泥苔大量繁殖,而南美白對蝦的蝦苗又偏小,由于水過于透明,蝦苗極易躲在青苔中藏身,往往困在其中,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清除青苔的方法是,在已放蝦苗的池塘出現青苔時,如果量少,可以采取0.6-1.2gm/3水體的螯合銅全池潑灑的方法加以消除,或用0.7g/m3水體的硫酸銅全池潑灑的方法加以消除,或進行追肥,提高水位,使池水盡快肥起來,從而減小透明度,控制青苔生長。如果青苔大量出現,可以采用人工撈除或潑灑較高濃度的螯合銅加以清除,但為了防止青苔腐敗對南美白對蝦造成危害,宜潑灑光合細菌,再潑灑底質改良劑,或投藥后及時充氣增氧,以預防藻類死亡而導致缺氧現象的發生。同時為調節水質,每隔20天用生石灰全塘潑灑1次,每畝用量15-20kg。
3、水溫控制
在水庫壩下有家養殖場,由于養殖池水位低,為了提高水位,向池中加入了大量水庫放水洞流出的水庫底層水和井水。當時池塘水溫為25℃,而注入水的溫度只有17℃,注水后池水溫度變為20℃左右,造成前后水的溫差大于3-5℃。而南美白對蝦對溫差很敏感,當天養殖人員觀察,南美白對蝦吃食明顯不如以前,活力減弱。所以,為避免造成前后溫差過大,加水宜采取少加、勤加的方法進行,從而使南美白對蝦始終生活在相對穩定的水溫環境中。一般的,6-7月份以加水為主,每次加水量15-20cm,至8月份,養殖池水位逐漸達1.8m,后期定期換水,每10-15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占池水總量的1/6左右即可。
4、病害防治
在放蝦苗之前,對養殖池要進行徹底的消毒,池邊雜草要清除干凈。養殖初期,在飼料中加入維生素C、魚肝油、護肝片等連續喂3天,每隔1周進行1次,中后期用板藍根、“三黃”煮液、大蒜素等拌料投喂,藥餌投喂周期同初期,以防止脂肪肝和病毒病的發生。同時,每隔1個月用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或二氧化氯等全池潑灑,防止有害病菌的大量產生,以提高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成功率。(摘自齊魯漁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