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香魚(P1ecoglossus dtivelis)屬鮭亞目、香魚科、香魚屬。香魚體細長而側扁,頭小而吻尖。身體上側綠色,背緣黑色,兩側及下側為白色,香魚地方名:海胎魚、秋生子,日本人稱為鲇魚,因能散發出誘人的香味而得名。香魚體長10一30厘米,重50—100克,最大的可達500克左右。
二、養殖技術
香魚的人丁養殖始于日本,我國的浙江省已有試驗,河北省已養殖成功,臺灣省則較為盛行。
1.養殖場的選擇
香魚養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水源、水質、餌料、管理等條件。養殖場地應選擇在水源充足流量大,一般要達到每秒27升的流量,水溫周年保持在13攝氏度以上,PH在6.5—7.8之間,餌料豐富無污染的地區;北方地區應有越冬設施。
2.養殖池的設計
(1)魚池大小:魚池大小視水源及水量而定。一般每個魚池以100—300平方米較為適宜。
(2)魚池結構:圓形魚池養殖效果最好。圓形魚池不致發生死角.又易于將污物集中于中央排水處附近,易于及時排出,保持水質新鮮。池底的周邊向池中心通常應保持1/10—1/15的傾斜度。當魚池面積為lOO平方米時,池壁厚度應為15厘米,水深60-90厘米,池底和池壁用石塊或混凝土砌成,這樣易于附生天然硅藻,增加香魚持有的香味。
3、放養密度與生長
水量充足時,平均每3.3平方米可放養400尾魚苗,香色的生長速度與養殖條件和管理有關,商品規格為80克。
4.餌料與投喂方法
香魚的配合餌料配方(%)為:魚粉25、動物蛋白粉5、雞肉粉4、豆粕10、米糠15、紫花首蓿5、酒糟8、維生素與無機鹽混合物4、固體脂6、粗玉米粉10。
投喂方法多采用撒餌方法。投喂次數主要依據魚苗的放養密度、發育階段及水溫、水質和水量等環境因素而定。據觀察香魚在早、晚攝食量較大,因此在早、晚應多投。投餌量在溶氧充足,水溫在17-22攝氏度時為魚體重的20%,如果溫度低于17攝氏度且溶氧量較低時應減少投喂量。
5.養殖管理
(1)魚苗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在放養前應檢查、維修各項設施,并在放苗前15天左右預先進水,使池壁長滿硅藻后再放苗。
(2)苗種選購與運輸: 香魚為一稀有品種,人工苗種目前僅在浙江、河北等幾個育苗場有售。苗種運輸可采用汽車進行長途運輸,水溫17-19攝氏度時,密度為7—8尾/升,經7—8個小時后,成活率可達98%以上;短途運輸密度可加大。
(3)魚苗放養初期的管理: 魚苗在放進魚池之前,須先進行藥浴消毒,以免將病菌帶入養成池,藥浴抗生素用量約為水量的1/5萬一1/10萬。在放養當日便可投餌,投餌量視魚苗的健康情況和天氣而定,經過幾天以后,投餌量逐步提高到15%左右。
(4)養成管理: 一般在3月中旬放養體重5-6克的魚苗,到6月上旬便可達到商品規格。香魚的餌料系數為2.5—3。養成管理中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a、多投喂新鮮、營養價值高及富含動物蛋白質的餌料,以生產較大規格的.
b、經常注意水溫的變化,香魚不耐低溫,水溫較低時,易引起消化不良,有條件時可提高到最適水溫或增投餌料,但避免投喂含脂肪較多的餌料;
c、據我們的觀察,香魚有時也互相殘食,所以要經常巡池,觀察香魚的攝食及活動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投餌量:
d、經常觀察魚在池中的活動是否正常及食欲變化。檢查有無病害發生,以免造成損失。
綜上所述,香魚養殖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各項環境因素與養成管理水平的高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