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羅非魚自繁能力強,—個養殖周期能繁殖3-4次,池塘養魚的群體不易控制,嚴重影響商品魚的質量及效益。為此我站在首山鄉東王村漁場,進行了主養羅非魚搭配鯰魚來控制羅非魚繁殖仔魚的試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一、材料與方法
1.池塘條件 面積6畝、水深2米以上,水源為地下井水,排水方便,池塘配3.0千瓦增氧機一臺。魚種下塘前用生石灰徹底清塘,用量為75千克/畝(干法)。清塘后第五天注入井水,水深1.2米,施雞糞800千克。
2.魚種放養
(1)羅非魚放養:時間為6月10日,畝放養1500尾,魚種規格75克/尾,魚種重量112.2千克/畝,放養時水溫穩定在20℃。
(2)搭配魚放養:4月20日放鯰魚70尾/畝,規格70克/尾,重量4.9千克/畝;4月16日放鰱魚300尾/畝,規格100克/尾,重量30千克/畝;鳙、鯉魚種各放100尾/畝,規格均為100克/尾。魚種的規格整齊,體質健壯。
3.飼養管理
(1)飼料:以投喂全價配合羅非魚成魚料為主,另投青飼草為輔的原則(青飼草為水、旱嫩萆)。顆粒成料蛋白含量30%,餌料粒度的大小隨魚體而變化,以適口為宜。
(2)投飼:羅非魚伍種下塘后,于6月12日開始投餌馴化,用聲響信號吸引魚群攝食,經3-5天馴化,魚基本集群上來搶食,開始正常投喂。日投餌次數,上、下午各2次,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4%-6%;青飼草日投量為魚體重的10%,日投2次。
(3)水質調節:隨著魚體生長逐漸加深水位,每隔7-10天向池塘加注1次新水,每次約15-20厘米;同時定期潑灑生石灰,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約30厘米左右。適時開增氧機,晴天中午開機1-2小時,養殖后期每日凌晨開機3-5小時。
(4)魚病防治:以防為主。每15-20天全池潑灑生石灰和漂白粉,二者交替進行,生石灰用量為20克/米3,漂白粉為1克/米3。整個養殖期間未發生魚病。
二、試驗結果
9月15日進行干塘收獲。整個飼養期146天,其中羅非魚的飼養期為96天。
1.產量 共獲總產6568.2千克,平均畝產1094.7千克,畝增重926.95千克。
2.規格和成活率 羅非魚平均規格為530克/尾,成活率86%;鯰魚規格750克/尾,成活率75%;鯉魚規格850克/尾,成活率95%;鰱魚760克/尾,成活率95%;鳙魚規格780克/尾,成活率95%。
3.產值 總產值62759.4元,畝產值10459.9元。其中羅非魚產值49226.4元,由產值8204.4元;鯰魚產值4287.6元,魚3389.4元,鰱魚3636元,鳙魚2220元。總成本為30970.8元,畝成本516.8元,總利潤為31788.6元,畝利潤為5298.1元。投入產出比為1:2.02。
三、討論
1.主養羅非魚池塘搭配適量的鯰魚,有效地控制了羅非魚仔魚的生存,保證廠池塘魚的正常密度,魚產品質量得到了提高。本試驗羅非魚出塘規格均在500克左右,商品魚批發價12元/千克,效益可觀。
2.本試驗投喂的背飼草,替代了部分精飼料低養殖成本大約3000元。(摘自科學院養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