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鏡鯉原產于德國的巴伐利亞洲。90年代初大東山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從臺灣引進德國鏡鯉魚苗36尾,規格為喱米左右。雌雄魚各占一半。經過小池單養培育和池塘與四大家魚混養試驗,證實德國鏡鯉具有對環境適應性強,食性廣,易飼養、生長快(較普通鯉魚生長快20%-30%),養殖周期短等優點。此魚既可供食用,又可供觀賞,是肉味鮮美的名貴魚類。現根據養殖情況和有關資料整理淺述如下。
一、德國鏡鯉生活習性
鏡鯉喜棲息于溫暖的水域中,水溫在23℃-29℃時,生長最快。若水溫再升高,生長速度反而下降。水溫低至14℃,攝食量減少,4℃-6℃時停止攝食。生長速度與溶氧有密切關系,水中溶氧在7-9毫克/升時,對飼料的需要量最大,生長最快。如溶氧量下降,攝食量也隨之減少。對酸堿度的要求為pH值7-8左右。德國鏡鯉對環境的要求與我國的鯉魚基本相同。
德國鏡鯉幼魚,以食浮游植物為主,主要是綠藻門和硅藻門。綠藻門種類繁多,它具有與高等植物成分和比例相同的葉綠素。浮游動物只限于晶囊輪蟲、臂尾輪蟲、劍水蚤、秀體蚤,亦食豆漿等人工飼料。
二、德國鏡鯉人工繁育
鏡鯉人工繁殖。親魚選擇是提高魚苗繁殖率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挑選體質健壯,鱗片和鰭條完整,魚體無傷無病,體肥壯而鮮艷,游姿穩健。雌魚的性成熟時間3-4齡,雄魚的性成熟比雌魚早一年左右即2-3齡。雌雄魚性比1:1左右。產卵親魚個體重3-5千克,一般可產卵60-90萬粒。產卵為5月中旬至6月底。魚卵為粘性,在水溫200℃時,人工受精脫粘孵化,經5-7天破膜出苗。
魚苗培育。魚苗孵出后開始攝食,經過20天左右的飼養,可長至體長2.7厘米左右。魚苗培育池面積一般選用667-1000平方米。魚苗下池前半個月魚池要進行消毒。待藥物殘毒消失后放水人池。放苗前通過放試水魚,檢測水質是否安全。在放苗前3天,每667平方米魚池放入已發酵的有機肥500千克,以繁殖浮游生物,為魚苗下池攝食打好基礎。
三、德國鏡鯉成魚養殖
德國鏡鯉食性雜,而偏動物性飼料,此魚既可單養,也可與四大家魚等魚類混養。混養時,其放養量為總放養量的5%-10%。此魚可高密度單養,單養時初期投餌量為體重的8%-10%,以后逐步減555%。但投餌量要視天氣、水溫及魚的活動,攝食情況有所增減。
四、德國鏡鯉魚病防治
鏡鯉較本地鯉魚抗病率稍差,所以,要注重魚病防治工作。一是做好清池消毒。魚苗下池前每平方米魚池用生石灰150克均勻撒遍全池,以消滅病原菌。二是魚苗下池時用3%的食鹽水浸浴魚體10分鐘。三是發現魚患病,視病情用藥。如患赤皮病和錨頭鳋病,可分別用1ppm的漂白粉和0.4ppm的晶體敵百蟲
(90%)全池潑灑。(摘自漁業致富指南)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