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大蒜、生姜和樹葉可防治多種魚病,取材容易,經濟實惠,效果良好,下面分別作簡要介紹,廣大養魚戶可因地制宜選擇使用。
一、大蒜防治魚病
1.每天每50千克魚用大蒜和食鹽各250克,水花生4千克~5千克,打成漿后,拌在1.5千克糠中做成藥餌投喂,連喂5天,每天投喂藥餌時全池潑灑硫酸銅0.5ppm,治療草魚出血病。
2.每天每50千克魚用大蒜250克和食鹽75克一起搗碎,與適量木薯粉拌勻,再加入青飼料投喂,連喂3天,治療草魚腸炎病。
3.每天每50千克魚用大蒜1千克,搗爛,加入5千克糠、500克面粉、500克食鹽,攪拌均勻后投喂,連喂5天,防治草魚爛鰓、腸炎、赤皮等并發癥。
4.在100千克水中加入搗爛的大蒜頭500克制成大蒜液,將病魚放入大蒜液中浸洗數次,治療鯉豎鱗病。
5.每天每50千克魚用大蒜250克~500克,食鹽750克,分別搗爛、溶解后拌餌、晾干后投喂,連喂3天~5天,防治黃鱔腸炎病。
二、生姜防治魚病
1.每畝水面用生姜6千克,楓樹葉6千克,桑樹葉1.8千克,樟樹葉5千克,混合煎汁2小時,加豬血0.6千克,食鹽1.2千克,全池潑灑,治療草魚細菌性爛鰓病。
2.每畝水面用生姜0.2千克,蒜1.2千克,土茯苓0.15千克,海金沙0.6千克,紫蘇0.6千克混合煎汁,拌細糠喂魚,治療草魚腸炎病。
3.每畝水面用生姜0.25千克,菜油0.75千克,先將菜油放入鍋里燒熱,然后把切成碎片的生姜倒入油鍋里煮熬20分鐘,隨即撈出,裝入桶中,加入適量水攪拌一下,使其充分混合全池潑灑,治療草魚爛鰓、腸炎并發癥。
4.每畝水面用姜苗10千克,黃藥1千克,搗碎后加桐油0.5千克,生石灰2千克,人尿25千克混合均勻灑在25千克草上喂魚,治療赤皮病。
5.每畝水面用生姜、甘草、白術各90克,金銀花、白芷各135克煎汁拌豆漿全池潑灑,治療魚白頭白嘴病。
6.每50千克魚種用生姜0.25千克磨碎,用紗布濾出姜汁,加食鹽和白酒各0.25千克拌勻,浸洗魚種,并用手慢慢地翻動魚種,浸洗一定時間放養入池,預防膚霉病。
7.每畝水面用鮮生姜0.5千克,辣椒粉0.25千克,加水10千克熬成辣姜湯,再加入15千克冷水,全池潑灑,治療魚小瓜蟲病。
三、樹葉防治魚病
1.每畝水面用樟樹葉15千克搗爛,連渣帶汁全池潑灑,防治魚虱病。
2.每50千克魚用松樹針葉0.5千克搗碎,加食鹽50克,拌和青飼料喂魚,治療草魚腸炎、爛鰓、赤皮并發癥;每畝水面用新鮮馬尾松針葉20千克,浸泡后,磨碎加水成漿汁25千克,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續使用2天~3天,可殺滅青苔。
3.每畝水面用鮮柳樹葉10千克~15千克,扎成小捆堆在進水口及食臺附近,樹葉爛了再更換1次,治療草魚腸炎、爛鰓、赤皮并發癥。
4.平均水深1米的池塘,每畝水面用苦楝樹枝葉30千克煮水全池潑灑,治療隱鞭蟲病和車輪蟲病;每畝用苦楝樹葉15千克~20千克漚水,每7天~10天換1次,能抑制車輪蟲繁殖;每畝水面用苦楝樹葉5千克,扎成捆,淹在池塘各處,每隔2天翻動一次,治療草魚爛鰓、腸炎、赤皮、錨頭鳋并發癥。
5.平均水深0.8米的池塘,每畝用楓楊樹葉15千克浸泡于餌料臺下,預防車輪蟲病。平均水深1米~1.5米的池塘,每畝水面用楓楊樹葉和楓香樹葉各20千克,水深1米以下,各用15千克,將兩種樹葉按1∶1比例扎成5捆~10捆,分別投入塘中,用石頭將其壓入水底,每隔3天翻動1次,防治草魚赤皮病。每萬尾魚種,用楓楊樹葉250克~500克研成粉末,用熱水浸泡過夜,與餌料混合,連用5天,再用0.7ppm硫酸銅全池潑灑2天,治療出血病。
6.每畝水面用桑樹葉6千克,苦楝樹根6千克,豆餅11千克,菖蒲12.5千克研碎混合,全池潑灑,治療錨頭鳋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