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酚類污染物由化工廠、染料廠、纖維板制膠廠、焦化廠、煤氣廠、冶金企業等所排放,這些酚類化合物廢水,主要含酚和油
類,此外還含有大量的氨和其他有機物,具有很高的生化需氧值,污染池塘后危害極大。幾年來,我區水技站為有關部門提
供死魚鑒定,成功解決了五起酚類化合物污染事故,污染企業賠償養殖場漁業損失7.48萬元,并及時采取有效技術措施,減
少污染造成損失12萬元,現將幾起污染死魚原因、癥狀及防治法小結如下:
一、魚類群體中毒癥狀
池塘一旦被酚類化合物廢水污染后,池水的顏色變黑,大量油污漂浮于水面。輕度中毒時,魚在水面上成群出現浮頭,食欲急劇下降或不攝食,雖未達到致死狀態,但酚類化合物通過魚的體表、口腔、鰓和側線被魚體吸收后,積累于體內,無法排出體外,產生慢性中毒導致肝腎損害。中毒嚴重時,魚體表粘液增多,如棉絮狀裹滿周身,中毒的魚最初在水中出現異常興奮,之后在水面上竄游、側游、顫,以后游動逐漸減弱呈昏迷狀態,不久便死亡。酚污染中毒群體癥狀為:
①病魚的頭部、背部和尾柄顏色變青。
②中毒的死魚僵直,魚的眼球、魚唇外突呈灰白色,鰓蓋及眼眶充血,口部張開。
③死亡以鰱、鳙、草魚為先,0.25公斤以上個體的鯽魚、羅非魚抵抗力略強,但魚體色明顯變黑,久浮不沉,病魚游動遲緩,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并成群呈疊起狀擁擠于進水口處。
二、魚類個體中毒主要癥狀
①撈起死魚有酚臭異味,這是由于酚類化合物透入魚肉組織緣故。
②鰓蓋出血,鰓絲附著淤泥,色呈暗紅,取鰓絲進行鏡檢有充血或嚴重充血癥狀,鰓絲末端出現血竇。
③解剖魚體,腹腔內淤血。
④檢查內臟,膽囊明顯腫大,膽汁變淡。
⑤肝臟腫大呈點狀充血,變性易碎,肝臟的顏色變淡如土黃色。
三、魚類致死主要原因
當養殖水體被酚類化合物廢水污染后,廢水中含有的有機物,在水中要消耗大量溶解氧,此時水體中的耗氧速率大于增氧率,溶解氧逐漸減少,從而破壞水中氧的平衡使水質惡化;而且水中溶解氧偏低時,酚的毒性增大,加速魚類死亡。因此水體溶解氧降至2毫克/升以下和酚含量達5毫克/升時,足以導致大批魚類缺氧和中毒死亡。
四、魚類酚化物中毒防治方法
1.水產養殖場應具備水域環保意識,經常關注上游企業排污情況,特別是企業設備檢修或溪河枯水季節,加強引水溝渠巡查,防止含酚污水入池。
2.環境保護部門、漁業水質監測站要嚴密監控上游水質變化,加強水域的監測工作,及時準確傳遞污水下泄信息,有效防止養殖場魚類污染中毒。
3.發生酚類化合物魚類中毒,應立即切斷污染水源,大量更換新水,以緩解中毒癥狀。
4.污染中毒初期,可用魚體重0.3‰-0.5‰的過氧化鈣增氧劑全池潑灑,可短時期內直接有效增加水中溶解氧,達到既可增氧又可防止酚毒性增大、降低水體氨氮作用,實踐證明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5.發生魚類輕度中毒的,每100公斤飼料可用肝腎寶100-150克制成糊狀拌入飼料中投喂或將肝腎寶充分溶解后,直接噴灑在飼料上投喂,連用5-7天有一定治療效果。(摘自科學養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