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團頭魴魚苗細小嬌嫩,操作時要細致小心。魚苗下塘時,水質不宜太肥,出塘計數時不宜過于密集擁 擠。魚苗養成春片魚種,常采用分級飼養法。
魚苗孵出2—3天后,才逐漸脫離魚巢自由活動,并開始攝食小型浮游動物。因此當魚苗下池后,要每天適量施肥。脫粘孵化的魚苗,畝放12萬—15萬尾為宜。當魚苗開口攝食時,最好先喂1—2次熟蛋黃,再喂幾天大豆漿,以后依水質肥瘦和魚苗生長情況而決定施肥量。經15—20天飼養,魚苗可長到2—3厘米,這時再分池飼養。
第二次分池疏養,畝放4萬—5萬尾火片魚種,培育以施肥培養浮游生物為主,同時可隔日投喂豆餅漿,還要加喂些瓢莎、小浮萍等植物飼料。經1個月左右時間,可養成4—5厘米規格的夏花,成活率可達80%左右。
由夏花養成冬片魚種,即第三級飼養。其方法與培育草魚基本相同。池水的透明度一般保持在30厘米左右。放養密度一般每畝5000—7000尾,再搭配養10%—20%的鰱、鳙和青魚夏花。也可以在主養鰱、鳙魚種池內搭配放養10%—20%的團頭魴。下塘初期,喂瓢莎、小浮萍和豆餅漿等,以后喂紫背浮萍;輪葉黑藻或切碎的新鮮旱草等。入冬時,一般可長到12—15厘米,成活率可達90%以上。第二年養成魚。
采集:龐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