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施肥難、用藥難、灌曬難”是稻田養魚的三大難題,解決好“三難”是獲得魚稻雙豐收的關鍵。
一、開設魚溜魚溝,設置攔魚網柵
在稻田的田邊或中央挖成方形或圓形的深坑,即魚溜,供魚棲息,在夏日曬田、施肥或施放農藥時躲避。再在田間開挖縱橫交錯的小溝連接魚溜,即魚溝。魚溜深1-1.3米為宜,占稻田面積2%-3%,大的占10%-15%。魚溝形式多樣,有“十”“井”、“米”、“田”等,溝的寬度和深度0.5米×(0.4-0.5)米為宜。噴藥、施肥或灌曬必要時還可將魚轉塘、入池。
稻田經常排、灌水,必須在注排水口安裝攔魚設施。攔魚網柵深入土下30厘米,高于田埂20-30厘米,網柵寬1-1.5米,防魚逃逸的同時,又要便于排水、注水。
二、控制化肥用量,講究施肥技術
1.施基肥 一般每畝施碳酸氫銨15-20千克,或鈣鎂磷肥50千克或硝酸鉀8-10千克,或廄肥150-250千克。具體施肥的種類及數量,另要根據當地的土質確定。
2.追肥 追肥量每畝每次施碳酸氫銨2.5-5千克或尿素7.5-10千克,或鈣鎂磷肥15-20千克。施化肥分兩次進行,每次施半塊田,每隔10-15天施肥1次。
同時,化肥施用方法要適當,先排淺田水,使魚集中于魚溝和魚溜中再施肥,使化肥迅速沉于水底層,并為田泥和稻禾所吸收,隨即加水至正常深度。
三、選用高效低毒農藥,注意施藥方法
殺蟲劑可用敵百蟲、殺蟲脒、殺螟松;殺菌劑可用敵枯凈、葉枯凈、稻瘟凈,必須按規定比例和濃度用藥,避免使用“1605”“1059”,禁用敵敵畏、甲基對硫磷等對魚毒性大的農藥。
施藥前,加深田水至7-10厘米。粉劑趁早晨稻禾沾有露水時用噴粉器噴;水劑、乳劑宜在晴天露水干后或在傍晚噴藥;下雨前不要噴藥,以防雨水將農藥沖入水中。施藥時可以把稻田的進出水口打開,讓田水流動,先從出水口的一頭施。藥物應盡量噴在稻禾上,減少藥物落入水中,提高防病蟲效果,減低農藥對魚類的危害。(摘自科學養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