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虎頭鯊是由國外引進的暖水性魚類,具有生長快、抗病力強、肉質鮮嫩、能高密度養殖等特點。我們從外地引進魚種后在六甲水庫探索網箱養殖虎頭鯊,取得較理想的經濟效益,每平方米獲得成魚產量16.8千克,飼料系數2.04。現將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網箱結構與設置
網箱由聚乙烯網片縫合而成。長、寬、高分別為3米×3米×2.2米。網箱底一角縫合一塊1.2米×1.2米尼龍布,用以投喂飼料。
網箱框架用毛竹制作。四角用12號鐵絲捆扎,網箱上沿固定于框架上。為了增加框架浮力,在網箱四角用直徑為50厘米、長80厘米泡沫浮子固定,使框架浮在水面上。用卵石做沉子,并且均勻地縛在網箱底四周,以撐開網衣。兩只網箱連成一排,并用錨繩固定在水庫中。
二、魚種放養
虎頭鯊運回后,選擇體質健壯、無傷、規格一致的魚種,于5月10日放人兩只網箱中,每只網箱放養260尾,共計520尾,27.15千克,尾均重52.3千克。魚種放入網箱前用高錳酸鉀10-20克/米3浸泡消毒15分鐘。
三、飼料投喂
魚種放養后,當天傍晚開始投喂少量麩皮,第二天下乍投喂時,就有部分魚種開始露出水面搶食,第4天網箱中大部分魚種都能浮出水面搶食飼料。為此,開始投喂配合顆粒飼料(蛋白含量30%,后期蛋白含量28%)。日投喂3次,分別為上午8時,下午2時和傍晚6時。投餌率掌握在4%,投餌量每7天調整一次,并不定時(2-3天)用撈海檢查飼料,臺上殘留情況,如有殘留,投喂量可酌減。
四、日常管理及注意事項
1.日常管理 每日投喂飼料時檢查1次網箱有無破損,設施是否牢固,觀察魚體吃食、活動情況,做好當天投喂飼料量、天氣情況的記錄,并及時調整投喂量。
2.注意事項 虎頭鯊胸鰭、背鰭具有鋸齒狀的硬棘,運輸過程中應掌握好密度,以免相互刺傷,影響成活率。水溫18℃以下時吃食明顯降低,應及時捕撈上市,提高經濟效益。
五、收獲情況及經濟效益
1.收獲情況 虎頭鯊于9月9日起上市,飼養天數122天,共捕撈487尾,產量301.9千克,成活率93.5%,尾均重0.62千克。
2.經濟效益 虎頭鯊按市價每千克16元計算,產值4830元;用去飼料、種苗、網箱及其它開支2006元,經濟效益2824元。(摘自科學養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