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1月19日,2007年度全國漁業科技協作網會議在山東煙臺召開。會議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實施農業部發展現代農業“十大行動”,大力推進農科教結合、產學研協作,合力支撐現代農業發展。會上全國漁業科技界發布了合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行動宣言,并向社會推介發布了水產科技百項重點成果。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出席會議,充分肯定了全國漁業科技協作網創辦五年來的工作,并就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開展漁業科技創新和科技協作工作發表重要講話。
危朝安指出,漁業是農業、農村重要產業之一。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漁業,就是要立足本國國情,科學分析產業發展形勢,總結歷史經驗,借鑒國外好的做法,開拓創新。近年來,我國漁業發展勢頭很好,在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優化國民膳食結構和擴大農產品出口貿易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我國漁業發展也面臨著資源環境過度消耗、水產優良品種匱乏、質量安全存在隱患、產業化經營規模不大、宏觀戰略規劃研究不足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靠充分落實黨中央的惠農政策,但最終還是要靠科技。
危朝安強調,做好新時期漁業科技工作,一是要大力加強漁業科技自主創新,盡快在漁藥、飼料、資源環境、品種等領域取得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有用成果,推動產業升級。二是要充分調研水產養殖戶和水產企業的技術需求,集中解決漁業發展、漁民需要的適用、實用、急用性的技術,逐步改變出現問題再立項的被動局面。三是要用“一條魚”的理念合理設計漁業產業技術體系,以產業為主線,統籌考慮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的技術需求,依靠機制創新和國家財政支持,整合各個層面的科技力量,形成分工明確、協調合作的產業技術研發體系。四是要探索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漁業科技研發和推廣機制,推進產學研結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合成在會上作了關于開展科技大協作、促進產學研結合、合力推進“十大行動”的講話。
會議期間向社會發布的127項“十五”以來的水產科技成果,涵蓋了資源養護與開發、水產品種培育、水產健康養殖、水產病害防治、水產品質量安全、漁業裝備與工程等學科領域,既有高新技術、推進自主創新的國家級重大成果,又有面向產業發展需求、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的重要成果,還有針對生產實際、滿足漁民需要的普及性成果。20多家企業和研究所負責人在會上進行了“產學研共建山東半島現代海水養殖產業基地群”的啟動簽約儀式。
山東省副省長賈萬志,農業部科技教育司、漁業局及全國部分省(市)漁業主管部門相關負責同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及省(市)級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相關研究所、相關大學及部分水產龍頭企業等共計16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