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養殖鰻魚、蝦的池塘中,常常由于殘餌、養殖動物排泄物的積累和腐敗,造成水體嚴重惡化,池塘中氨氮、亞硝酸鹽含量過高,輕者影響鰻魚、蝦的正常生長和攝食,重則引起鰻魚、蝦中毒,甚至死亡。本文就養殖池中亞硝酸鹽中毒及處理作簡單介紹,供廣大水產養殖者參考。
亞硝酸鹽含量過高主要在一些池底老化、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放養密度過高、投餌量多,精養池排污不徹底,水源水質不佳、水質混濁的池塘經常發生。
中毒癥狀
亞硝酸鹽對鰻魚、蝦的毒性較強,作用機理主要是通過鰻魚、蝦的呼吸作用,由鰓絲進入血液,使鰻魚、蝦血液中正常的亞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抑制血液的載氧能力。鰻魚、蝦長期處于高濃度的亞硝酸鹽的水體中會發病,養殖水域中的亞硝酸鹽是誘發水產動物暴發性疾病的重要因素。當水中亞硝酸鹽濃度達到0.1毫克/升時,鰻魚、蝦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數量逐漸減少,血液載氧能力逐漸減低,造成鰻魚、蝦慢性中毒,此時鰻魚、蝦攝食量降低,鰓組織出現病變,呼吸困難、騷動不安。當水中濃度達到0.5毫克/升時,鰻魚、蝦某些新陳代謝功能失常,體力衰退,此時鰻魚、蝦很容易患病。亞硝酸鹽中毒的發病高峰期一般在午后水溫升高時或天氣突然轉暖、大暴雨過后一兩個小時更易發生,嚴重時發生暴發性死亡。
鰻魚的亞硝酸鹽中毒癥狀:鰻魚鰓絲充血、腫脹、粘液增多,呈褐色或暗紅色,食欲減退,甚至厭食,咬食較嚴重。體表無光澤,皮膚粗糙,胸鰭微發紅。嚴重時,池水呈褐色,泡沫較多。病鰻流動無力,往往于傍晚前聚集于水中央,浮于水面呈缺氧狀,內臟往往表現為肝、膽囊腫大。
對蝦的亞硝酸鹽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多數病蝦在池塘表面緩慢流動或緊靠淺水岸邊,呈現空胃,觸動時反應遲鈍,尾部、足部和觸須略微發紅。剛蛻殼的軟蝦較容易中毒,蛻殼高峰期常出現急性死亡現象。
解救措施
加強增氧措施,使池水有充足的溶氧,以促進亞硝酸鹽向硝酸鹽的轉化,從而降低水體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具體方法是:可全池潑灑速氧精500-1000克/畝和經常開動增氧機,加強池水的流動。
當水中亞硝酸鹽含量過高時,全池潑灑“亞硝酸鹽降解劑”每畝每米水深1000克,可有效地降解水體中亞硝酸離子,恢復鰻魚、蝦的食欲。若能結合速氧精每畝1000克使用,三天內可降解亞硝酸鹽0.15-0.25毫克/升左右。
每畝水面用降氨寧1000克或沸石粉50-100千克和速氧精500克進行全池潑灑。降氨寧或沸石粉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中的氨氮,減少氨氮向亞硝酸鹽的轉化,從而減少水體中亞硝酸鹽濃度。速氧精是有效的增氧劑,增加溶氧可以降低水體中氨氮和亞硝酸鹽的毒性。
水中氨氮含量較高時,使用高錳酸鉀等強氧化劑及堿性消毒劑,會增加亞硝酸鹽的含量。
全池潑灑有益微生物制劑,可有效改善水質和底質。有益微生物制劑以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放線菌等為主的微生物制劑,其用量可根據池水中氨氮、亞硝酸鹽的濃度高低來決定,這樣有利于節約成本,又可降低氨氮、亞硝酸鹽的含量,增加鰻魚、蝦的食量,維持水中微生物的生態平衡。
夏天氣溫高時,換水及增氧機增氧均不可疏忽,水源不良無法換水的養殖池更要加強水質管理,餌料投喂要嚴重控制,以減少殘餌及養殖動物排泄物的污染。
在餌料中經常添加復合VC、VE(每千克飼料1-2克)及全池潑灑三寶VC(每畝200-250克),對于增強鰻魚、蝦的抗應激能力,減少亞硝酸鹽的危害也有一定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