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環境條件
場地應選擇避風向陽,排灌方便,生態環境良好,水源有保證,并符合GB/T18407.4《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水源水質要符合GB11607《漁業水質標準》,養殖池塘水質要符合NY5050《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厘米以上。池塘要求面積以2000-7000米2為宜,水深以1.2-1.5米為宜。池塘底泥要求壤土或沙壤土,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同時要求每年冬季干塘后進行清塘,挖出池中過多的淤泥,且藥物清池應按NY507l《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的規定進行。
二、網箱制作與設置
1.網箱制作 材料選擇網質好、網條緊、網目大小為10-36目的聚乙烯無結節網片,將網片縫制成長方形網箱。網箱規格以6米X2米X1.5米為好,也可以根據塘口大小靈活掌握,但寬度不宜超過3米。在養魚較集中的區域,網箱上需設置蓋網,以防止鳥類捕食黃鱔。
2. 網箱設置 采取固定式設置。網箱四角用木樁或毛竹梢固定。網箱上緣高出水面70-80厘米,箱體入水60-70厘米,箱底距池底0.5米。網箱以單排或多排排列,每列相隔2-4米,以利于平時投餌管理。網箱在鱔種入箱前10-15天下水,以利于網片上形成生物膜,避免鱔種摩擦受傷。待網箱固定后,在其中投放經去根洗凈并經5%的食鹽水浸泡10分鐘的水花生,以防止螞蟥等害生物或蟲卵帶入網箱。鱔種放養時,水花生的覆蓋面積占箱體面積的80%左右。池塘網箱設置的數量一般總面積占水體總面積的30%-40%,最高不超過50%。
三、鱔種放養
1.鱔種來源與采集方法 鱔種來源于收購當地人工捕捉的天然野生種苗,且要求是籠捕的。鱔種的采集方法:一是定戶收購,要求捕撈戶每天捕捉的黃鱔按1份黃鱔4份水的比例暫養,且起籠到暫養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二是當天收購,養殖戶必須在每天上午將捕撈戶當天捕捉的鱔種收購回來,且途中運輸時間不超過2小時。三是鱔種運回,應逐步換水,且水溫差控制在2℃以內。
2.放養時間與放養密度 水溫在15℃以上的5-7月均可放養,但在6-7月上旬是黃鱔的產卵季節,加上期間是黃梅季節,不宜進行鱔種放養。根據經驗,在7月中下旬放養的鱔種成活率高。一般放養量為0.7-1千克/米²,前期可適當稀放,后期則適當密養。
3.放養注意事項 一是放養時應剔除發燒鱔、藥鱔和病、傷鱔種。二是鱔種下箱前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2.5%的食鹽水浸浴5-8分鐘或0.1-0.2毫克/升的季銨鹽絡合碘(季銨鹽含量50%)溶液浸浴30-60分鐘。三是同一網箱宜一次性放足鱔種。四是同一網箱的鱔種規格應力求一致,盡量避免因規格不齊造成個體生長差異。一般鱔種的規格可分為25克左右、25-50克和50-100克三種。
四、飼料投喂
1.飼料種類 飼料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動物性鮮活飼料,主要有蚯蚓、鮮活小雜魚、螺蚌肉等。一類是動物下腳料,如腸衣下腳料、蠶蛹等。還有一類是人工配合飼料,主要有粉狀配合飼料和膨化顆粒飼料。池塘網箱養殖黃鱔,投喂飼料以動物鮮活飼料搭配人工配合飼料為好。配合飼料的使用要符合NY5072《無公害食品 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的規定。
2.投餌馴食 一般在鱔種放養后第4天開始進行投餌馴化,馴食一般在傍晚前進行,第一天誘食用60%-70%的鮮餌漿(如新鮮魚漿)加30%-40%的配合飼料均勻拌透后放置半小時,按黃鱔體重的1%分點投喂于網箱中的食臺上(每6米2網箱設置一個食臺),一般2-3天后黃鱔即能正常攝食。正常吃食后,將投喂量增加到3%-4%,并逐步將投喂時間前移至下午5-6時馴食成功后,逐步減少新鮮餌料漿的比例,相應增加配合飼料的比例,最后使兩種料的比例達到4:6或3:7。
3.投喂方法 飼料投喂要做到“四定”和“四看”。“四定”即定時、定量、定質、定位。定時,即黃鱔在生長適溫范圍內,在上午7-8時和下午5-6時各投飼一次。定量,即水溫在20-28℃時,日投喂量為2%-4%,上午投喂30%,下午投喂70%,具體投喂一般以黃鱔能在2-3小時全部吃完為度。定質,要求飼料新鮮,特別是動物鮮活飼料不能腐爛變質,配合飼料也要在保質期內。“四看”即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食欲,其中關鍵是要根據各種情況及時調整投喂量,另外當水溫高于30℃或低于15℃時要減少投喂量。
五、日常管理
1.水質管理 一是做到定期換水,一般5-6月份每3-5天換水一次,換水量為1/5,7-9月份每天換水10厘米左右。一是定期施用水質改良劑,在網箱中定期施放或在飼料中添加光合細菌等微生物制劑。
2.防逃管理 網箱因質量或老鼠等敵害破壞,可能引起破箱,因此,應堅持定期檢查網箱有無破損。平時除定期滅鼠外,還可根據黃鱔吃食情況判斷是否破箱。除此之外,要定期撈除過多和生長過旺的水花生,防止其長出箱體、遇陰雨天出現逃鱔現象。(摘自科學養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