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的人工繁殖較為簡單,它不需要進行人工催產或流水刺激,只要池塘水溫達18-20℃時,將越冬羅非魚移到室外繁殖池中加強培育,待水溫達20℃以上就可以自行產卵。
親魚繁殖池
條件:親魚繁殖池選擇靠近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注水和排水方便的地方;面積1-2畝為宜,水溫在1.5-2米,塘形整齊,以東西長、南北寬的長方形最好,此外底質必須平坦,不能有雜物,以便拉網操作。對選擇好的親魚繁殖池首先要進行清整和消毒,設置保護網,然后注入新水,施基肥養水質。
親魚放養和飼養管理
親魚放養:親魚一定要選擇那些整齊、品種優良、生長快、個體大、體質健壯、無傷病的個體。按雌雄比例3∶1至5∶1,放養時間視當地氣溫而定,一般掌握在18℃以上,密度為250-300g/尾的親魚400-500尾。
飼養管理:親魚移入繁殖池后,在產卵出苗前必須抓好親魚飼養管理,促使親魚性腺充分發育達到早產卵、早得苗。親魚的飼養管理工作主要有施肥、投餌、掌握親魚產卵日期和及時采苗等。
苗種培育
苗種培育即是將魚苗培育到3厘米左右的夏花魚種,其方法有下列三種,即原池培育、分池培育和早春催苗。苗種培育池應選擇較好的池塘,畝放苗以5-10萬尾為宜,此應注意水質培養,其間強化養殖管理,還要注意對經長途運輸的苗種進行拉網鍛煉,這樣經15-20天左右的培育,即可長到3厘米,從而出塘養成食用魚。
餌料
對前期小魚苗可通過施肥培養浮游生物供其攝食,至魚種培育時,因羅非魚苗種數量多,且含食、攝食量又大,則必須在施肥的同時喂以豆漿,使魚苗有足夠的食料,這樣才能生長快,成活率高;到后期,隨著魚體長大,還需投喂米糠。投喂標準為體長工2-3厘米的每萬尾每天可喂米糠1.5-2公斤,體長3-5厘米的每天每千尾喂米糠1-1.5公斤,這時也可投喂適量的蕪萍或小浮萍。
出塘運輸
苗種出塘可用拉網,對不合規格的魚種可用魚篩選出,回原池繼續培育,運輸方法有多種,近距離直接人工運輸,遠距離可采用尼龍袋充氧運輸或帆布桶運輸。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