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為各地群眾歡度春節平添許多喜慶氣氛的觀賞魚類,如今已被廣東“養”成“世界級產業”。目前,廣東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觀賞魚養殖基地,而且由觀賞魚拉動的水族產業也蓬勃發展,整個產業年產值已近200億元。
據廣東省水族協會的專家介紹,廣東珠三角地區河網密布,本是四大家魚的傳統產地,素有“魚米之鄉”之稱。隨著近年四大家魚供大于求,當地農民紛紛“轉業”,利用承包的魚塘大養觀賞魚,使全省掀起觀賞魚養殖熱潮。目前在東莞、中山、南海、番禺、順德等地,觀賞魚養殖場隨處可見,規模小的10至100多畝,大的達千畝以上,全省觀賞魚養殖面積已達15多萬畝,年產觀賞魚(含魚苗)近千億尾。
另一方面,隨著珠三角城市群的逐步融合,廣州、佛山等大中城市的近郊農民也把觀賞魚養殖當成構建都市型農業的重要著力點而加大培育力度。在著名觀賞魚產區廣州市芳村,這里的觀賞魚產業越做越大。在該區的西朗、東朗、海南和坑口等多個觀賞魚養殖專業村,養殖培育熱帶魚的方式已從露天魚池轉為室內養殖。目前,芳村區觀賞魚的養殖面積已發展到2000畝以上,共有上千個觀賞魚品種,除以傳統的壽星、水泡眼、紅高頭、黑龍睛、鐵包金和鶴頂等金魚品種為主外,近些年養殖戶根據市場需求,紛紛從國外引入名貴錦鯉以及金龍魚、銀龍魚、花羅漢、熊貓神仙、七彩神仙、珍珠馬甲等高檔觀賞魚類進行繁殖生產。目前,芳村每年發往全國各地的熱帶觀賞魚數量達到8000萬尾以上,許多名貴品種還出口到新加坡、日本等國家和港澳地區。
一業興百業旺,廣東省與觀賞魚的發展相關水族器材業近年也一躍而上。一些原來從事第二、第三產業致富后的企業家爭相投資,使廣東僅是水族器材廠家現已超過1000家,水族缸、魚糧、魚藥等產品迅速進入市場,就業人員已達近20萬人。廣東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大的觀賞魚養殖和水族器材產銷基地。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