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大口鯰是珍貴魚類,它具有喜暗怕光怕驚的生活習性,為此在池塘中養殖應在塘底用紅磚砌成若干暗洞供其棲息,水面放養適量的水葫蘆,水浮萍等水生植物,既可為魚類遮蔭,又可作為餌料。
1、池塘清整與培育肥水:
將池塘水排干至10厘米深時,按每畝用生石灰120公斤化漿潑灑全池,徹底殺滅池內病原體、細菌和寄生蟲。后再注入新水約20厘米深,投資經發酵的豬糞或人糞尿等有機肥250公斤/畝。7-8天后池水中便出現大量浮游動物。這時再結合施適量化肥,如過磷酸鈣,尿素,每畝分別施40公斤、10公斤,再適當加10厘米新水,以刺激浮游動物生長。
2、苗種放養。
接著放5-8厘米的南方大口鯰苗,每畝放0.3-0.5萬尾,同時套養少量羅非魚、鰱鳙魚。
3、施肥與投餌。
大口鯰在魚種階段以水中浮游動物為主食,投喂餌料為輔。為此根據池水肥瘦情況及時施用有機肥,每次施用發酵糞肥250公斤/畝,每隔10-15天施肥一次。隨著苗種個體逐漸增大,施肥次數與施肥量相應減少,并適當加大投餌量。先投喂水蚯蚓,進行轉食馴化。隨后用魚粉、蠶蛹、血粉、酵母、小麥粉等原料,用雜魚漿誘食劑,配制成團狀飼料,日投4-6次,投喂量為魚體重15%,一般轉食過程5-7天。轉食結束后,就用全價配合飼料,每天喂3次,投喂量占魚體重4-8%。
4、水質管理。
放養一個半月后水質會變肥甚至惡化,此時要定期注入新水,每次加水30-40厘米,使池壙水深保持1.5米以上。結合用生石灰潑灑魚池,使水質保持清新,透明度保持25厘米。
5、防治病害。
在魚病流行的7-9月,用強氯精掛袋消毒;同時用痢疾靈、土霉素制成藥餌投喂,每15天一次。此法主治爛鰓、腐皮病、白皮病。如發生水霉病,可用孔雀石綠(5克/)浸洗15分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