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對于西北地區(qū)很多養(yǎng)殖戶來說,成魚與魚種的安全越冬特別關鍵,因為西北地區(qū)的封冰期從頭年的12月一直要到來年的3月份,四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魚類在冰層下處于半休眠狀態(tài),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據以往經驗,我區(qū)對越冬期間的魚池要進行三個方面的處理:1、灌滿水越冬;2、打冰眼;3、掃雪;一般情況下,如無病害,越冬池塘在滿足這三個條件后,大部分會安全越冬的。
1998年,我場漁池在越冬期間,魚發(fā)生了大面積死亡,當時分析后認為可能是越冬池缺氧所致。然而1999年12月底,我場越冬池又發(fā)生了類似的情況,開始在池塘的西北角冰層溶化,魚群密集上浮,像似缺氧,魚體本身并無明顯病狀,水色為深褐色,水體氣味異常,采樣經仔細觀察并化驗后顯示水體中硫化物成分很高,并且浮游生物量巨大呈老化死亡狀態(tài)。當時由于發(fā)現及時,筆者立刻一方面用生石灰調理水質,一方面抽除老水同時加注新水,三天后魚群癥狀明顯減輕而自然散去,冰層再次封住,2000--3月.中旬解凍后,經抽樣捕撈檢查,越冬魚種體質健康,損失很小。
后經仔細分析原因認為,我場漁池由于偏大,多年來未清淤,加之越冬前池水較肥,浮游生物量大,封凍后,由于水生動物耗氧顯著增加,對水體負擔加重,越冬前只是加滿水而未對之做進一步處理,由此才造成了連續(xù)兩年的不利局面。
2000年在準備越冬前,鑒于以前的教訓,筆者首先根據池塘的狀況,對較肥的池塘用漂白粉(用量:每畝2--2.5公斤)進行殺滅一部分浮游生物,七天后全池潑灑適量的生石灰(每畝用50--70公斤),以調節(jié)水質,十天后池塘加滿水。這樣經過一冬天冰封期的觀察沒有再發(fā)現異常。從2001年至今我場漁池在越冬前都做如此處理,再沒有出現過越冬成魚和魚種的死亡現象。
由上述情況可以看出,對越冬池塘不僅要滿足原有的三個條件,即:滿水越冬、打冰眼、掃雪;還要在越冬前根據各池塘條件和狀況,采取減少生物量,殺滅病原菌,調節(jié)水質等必要措施,才能保證魚類的安全越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